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女学霸留美10年后海归执教:享受在祖国搞科研的满足感/5人涉嫌帮中国学生代考托福在美被逮捕
發佈時間: 5/5/2019 6:47:47 PM 被閲覽數: 220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女学霸留美10年后海归执教:享受在祖国搞科研的满足感



人民日报



  办公桌上一台大屏幕的台式机,可调节升降台上放着笔记本电脑,桌面上整齐摆放着教材和科研相关的书籍。五四青年节前夕,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周树云仍在伏案工作,“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办公室开始工作,这是我的常态。”

  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周树云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这位深耕于凝聚态物理领域、在新奇电子结构研究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青年女科学家深感光荣,她说:“科研就像在秘境中探险,过程漫长而艰辛。我要继续用积极的心态面对途中遇到的挑战和挫折,享受探索未知领域的乐趣。”

  1998年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本科毕业时对凝聚态物理研究产生兴趣;2002年,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这是周树云的“学霸”之路。

  在美期间,周树云主攻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实验技术,这项技术可以直接测量材料中决定其物理性质的根源——能带结构。“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破解固体材料‘基因’密码的利器。”周树云说。当时,新兴二维材料在国际上崭露头角,有关这些材料的基础研究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周树云毫不犹豫地将二维材料的电子能谱研究作为研究方向。

  2012年,留美10年的周树云回到清华大学物理系,成为一名青年教师。谈及归国理由,她说:“在自己的祖国做出科研成果所得到的满足感,是在任何其它地方都无法比拟的!”

  重回清华,周树云建立研究组,带领学生搭建仪器、做实验,对新型二维材料和异质结构的电子能谱展开研究。她搭建了一套先进的仪器设备,能把角分辨光电子能谱进一步拓展到新的维度,使其在十万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尺度上捕捉到材料的能带结构随时间演变的信息。

  石墨烯是目前已知最薄最轻最强的材料,周树云正是国际上最早利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技术研究石墨烯的学者之一。她一方面寻找有潜力“超越石墨烯”的新型材料,一方面将熟悉的材料组合出全新的特性。“石墨烯/氮化硼异质结”就是这样的组合:层状的氮化硼与石墨烯虽然原子排列十分相似,不过由于原子对称性不同,两种材料的性质差异很大——石墨烯具有“半金属”性质,而氮化硼则是不导电的绝缘体。将这两种材料结合,形成异质结后,其中的石墨烯出现了原本不具备的半导体性质。周树云的团队首次观测并证实了这种异质结中的能带结构,解决了该材料体系中有关能带调控的关键科学问题。

  在周树云看来,在物理学领域开展前沿性研究,幸福感与挑战性是一体的两面,“就像把积木搭成各种形状一样,把不同材料进行‘拼接’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原来单个材料所没有的、更奇妙的特性,有些甚至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2017年,周树云因在新型二维材料及异质结的新奇电子结构研究方面的贡献,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周树云认为,这个奖项对女性科研人员的激励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让一些女性研究人员进入公众视野,对于提升学生的信心和推动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如今,周树云不仅带领一支拥有10个博士生的科研团队,同时也为本科生开设基础课程。科研任务和培养人才“双肩挑”,周树云觉得二者是相得益彰的:“从学者到教师,更是一种传承。”在教书育人方面,周树云的目标是培养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兼具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学生。

  “物理学是我挚爱一生的事业和选择。”周树云说,“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我都不会放弃。”




5人涉嫌帮中国学生代考托福进名牌高校 在美被逮捕 (图)




华西都市报






据《纽约邮报》5月2日报道,3月12日,美国联邦当局逮捕5人,他们涉嫌多次使用假护照帮中国学生代考托福取得学生签证,并被起诉26项罪名。官方称,超过40名中国公民通过该手段拿到学生签证,随后进入美国高校学习。

联邦调查局破获中国公民代考托福作弊团伙

当地时间3月12日,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5人,据称他们通过在托福考试中作弊,帮助中国公民获得美国学生签证。

检察官称,嫌疑犯用假护照冒充学生,这样他们就可以代替他们坐在洛杉矶的不同地点进行考试。

23岁的刘才(音)被指控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生签证的领头人。报道称,他在2015年和2016年两年内,共同支付了注册14人参加考试的费用。

据悉,超过40名中国公民通过该手段拿到学生签证,随后进入美国高校学习。

美国史上最大招生丑闻曝光 关键人物引关注

就在3月12日,美国史上最大招生丑闻也得以曝光。






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份起诉书称,有钱有势的父母通过一家名为“关键全球基金会”(Key World wide Foundation)的非营利机构行贿,以使他们的子女进入知名高校。

据CNN报道,有超过50名涉事人员被起诉,包括2名SAT/ACT管理人员、1名监考人员、9名精英学校的教练、1名大学管理人员和33名家长,这些家长有的是好莱坞明星,有的是著名商业领袖。

报道称,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大学招生骗局。此案的关键是上述提到的机构——“关键全球基金会”。

综合BBC、CNN、《纽约时报》等媒体,这个机构由加利福尼亚一位58岁的男子威廉·辛格运营,他利用该机构作为掩饰,通过行贿的方式使“客户”的子女进入知名高校。辛格在过去数年中,通过这一“业务”向学生家长收取了2500万美元。

辛格的手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帮助学生在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等考试中作弊;其二是通过贿赂高校的体育教练,让学生以运动员的身份进入高校,哪怕学生根本没有相关的资格或能力。

美国高等教育逐渐沦为阶层固化工具

据央视报道,美国的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和自筹,公立中小学里,90%来自于地方财政,地方财政很大一部分来自地产税,因此房价高的地方地产税就高,教育经费就多。

高校方面也类似,公立大学50%的经费来自地方政府和联邦财政的拨款,50%要靠自筹。许多高校自筹经费的压力大,尤其随着近几年联邦政府赤字高企,很多地方政府不得不削减教育经费。

美国不同地方之间的教育经费不平衡现象越来越严重。美国学费增长已经远远高过GDP的增长,像常青藤等大学,每年的学费要6万多美元,已经远远超出一个美国中产一年的收入。

美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越来越沦为阶层固化的工具,而不是阶层变化的工具。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美国女大学生写影评仅19字喜获满分 网友齐点赞(组图)
  • 张维为的演讲为什么在中国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