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周易專家:周易是巫朮 每種文化的根都是巫朮
發佈時間: 3/5/2008 1:18:05 AM 被閲覽數: 137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周易專家:周易是巫朮 每種文化的根都是巫朮


2008/03/03 



搜狐 
曾因高調宣稱“周易是巫朮”、指責周易進義務教育教材倡議“沒人性”而被人性殿堂告上法庭的周易專家徐坤,近日在開庭前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說“周易是巫朮”并不寒磣,同時還把“周易巫朮論”擴大化,稱每一種文化的根都是巫朮。 不過反對者卻認為,如若上述觀點成立,那孔子就是巫師,論語就成了巫朮了。


易經是巫朮并不寒磣


徐坤,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北京周易研究會副會長兼祕書長。由于身份的原因,徐坤“周易是巫朮”的觀點被易界內外指責“胳膊肘往外拐”。


日前,徐坤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她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說“周易是巫朮”不寒磣。她說,從字面看,“巫”字本身是中國文化的“天人合一”圖式的完美表達:上面的一橫表示“天”,下面的一橫表示“地”,中間的雙人是通曉天文地理的巫師。從歷史看,巫師在中國古代是高學歷、高學位的人才,社會地位很高,如諸葛亮等。


“周易巫朮論”也被徐坤放大到了所有文化。她表示,當我們的研究進入了巫文化的層面,我們就找到了一個文化的“根性”,每一種文化的“根”都是巫朮。


就此記者采訪了原告人性殿堂網站總裁姜偉,他認為《周易》為百經之首,伏羲、周文王、孔子三聖人共同寫就,要是“周易是巫朮”成立,那孔子不就是巫師,論語不就也是巫朮了嗎?巫朮不該有褒貶


徐坤強調,從學朮角度,巫朮不應帶有鮮明的褒貶色彩。從“五四運動”打到孔家店,“易”是孔子的老師,自然在被打倒之列,現今,孔子已經被重新尊崇,但“易經”至今沒有話語權,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受西方話語體系的影響,把“巫朮”、“巫文化”當作貶義辭,甚至研究易經的人和機構都沒有走出這個誤區。


徐坤分析,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是牛頓力學框架下的“科學”話語體系,所以《周易》、巫朮等在這種話語評價體系中被認為是封建迷信。要想走出“談巫色變”、“談易色變”的現狀,必須從在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重新認識《周易》。


在徐坤看來,《周易》是一種世界觀,是一種“探索復雜性”的哲學智慧,西方的科學是一種“探索簡單性”的智慧。周易更代表了未來的科學前沿探索智慧,與西方的簡單性世界觀共同組成了代表全人類的完整的太極智慧。當務之急是在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恢復《周易》,而不要象人性殿堂網一樣倡議周易進中小學教材。


高中階段,易經不宜


徐坤認為,按照教育規律,作為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周易》應進入大學教育體系。但在我國,現狀是大學教科書和課程體系還都沒有專門的易經內容,“易經”在大多數大學教務處管理人員頭腦中還屬于封建迷信范疇,適宜人群──大學生還沒有得到易文化的普及。在這種情況下,急急忙忙在不適宜人群──中小學生普及,人性殿堂“《周易》進十年義務教育教材”的提議其實嚴重違背了教育規律。


但在徐坤看來,即使是高中階段,也不宜開設周易課程。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有一種圖片叫經典(組圖)/《鹿鼎記》裸露得讓人心驚肉跳(圖)
  • VOA:當年下鄉青年:官奪民財百姓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