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搞不懂,為何中國熒屏假英雄比真英雄還吃香?
發佈時間: 3/11/2008 3:56:55 PM 被閲覽數: 138 次 來源:
邦泰
|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搞不懂,為何中國熒屏假英雄比真英雄還吃香?
2008/03/09 | 搞不懂,為何中國熒屏假英雄比真英雄還吃香? 天涯社區
中國是一個有著崇尚英雄優良傳統的國度,也是一個英雄模范滿地走的社會,大到國家小到社區鄉村,群眾心目中除了遠的有雷鋒,董存瑞,劉胡蘭等等英雄人物,近代的有張海迪,孔繁森,等數不勝數,甚至還有地方上什么名不見經傳的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三八紅旗手,見義勇為標兵,杰出青年以及道德模范等等,反正世界上要算雜七雜八的英雄人物甭管有些是不是吹出來的,數量中國當屬第一,為何中國需要這么多英雄模范并且不斷被刷新?我想除了几千年來儒家思想的提倡以德治國的先例,還有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善于以樹立典型見長的思想政治工作思維模式決定了如今政府和大家的行為價值導向,而就在每年一批的英雄模范誕生之時,不時又有演繹翻拍的電影電視英雄人物劇也分外熱鬧,大有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味道,這樣由于外形或者機緣演起來特型英雄人物的演員以及以聖賢承傳人身份自居的學朮明星便在活生生的表演中得到群眾認可,名利雙收者樂此不疲,包括演許三多的王寶強和講《論語心得》成名的于丹,反倒是真正的英雄模范在撈到一個耀眼光環后依然不得不重操舊業,任勞任怨,苦守清貧。
最近中國網絡媒體首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結果近日出爐,作為2007年快樂男聲總冠軍的陳楚生榜上有名。為此網絡上為“快男”陳楚生憑什么感動中國了而爭吵不休,其實本身把娛樂英雄和真英雄相提并論就是一件滑稽的事情,道理很簡單,那些真英雄感動中國是一種大公無私的精神,一種超越個人私利的長期做好人好事的道德境界,盡管有不少陳楚生的粉絲出面反駁道:“陳楚生感動人們的是精神,而不是身份。他反映了我們一批身處社會底層的80后,在登上社會舞台后,自強不息,為理想打拼的,艱辛歷程,有他而想到自己的經歷,是他感動了我,或者說有他而引起的自己感動了自己,所以我支持他。”顯然,這是幼稚的想法,靠不住的說法,如果陳楚生也可以為理想打拼的精神以及艱辛歷程和真英雄相提并論,那么所有平凡人為了生存工作而努力程度一點都不比陳楚生差,怎么講?
就像去年一個市委書記在工作崗位被刺殺被評為烈士,試問千萬個工人農民因工傷殘以及因勞殉身就不是烈士了?市委書記是為人民服務,不假,同樣是普通老百姓便不是為人民服務了?何況他們做市委書記也有一份應得薪水與待遇,不是白干,工人農民雖然看起來工作僅僅是養家糊口,但他們客觀上也一樣是在為人民服務,為社會做貢獻!此外我認為警察在本職崗位上一般因公殉職不該被評為烈士,只有當在工作中外做出來了特別大的分外貢獻才配享受烈士至高無上的榮譽!說實話,我們要評烈士就是大家以及社會欠這些真英雄的太多,從而以一種永遠世代相傳的紀念來緬懷那些舍生忘死的為群眾生命財產挺身而出的英雄,激勵后來人,那種降低英雄英烈的評選標准以及把魚龍混雜的娛樂英雄與真英雄相提并論的做法不僅褻瀆了真英雄的精神,也過分抬高了娛樂英雄的社會價值!使投機分子有利可圖!造成另外一種社會不公平的現象,其結果只能讓越來越多的人不愿意做真英雄,而愿意不擇手段當名利雙收的娛樂英雄! |
|
上兩條同類新聞:
代表“晒”工資:國家一級演員一場演出費100元湯唯疑遭封殺廣告全撤下 電視台稱是上級要求(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