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视频:王立群读史记02/成克杰內幕/趙國邯鄲保衛戰/30萬蘇軍倒在攻克柏林前夜
發佈時間: 3/12/2008 8:48:51 PM 被閲覽數: 204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揭祕:大貪官成克杰翻供及執行注射死刑內幕


2008/03/12 




成克杰:“初次見面,出于禮貌,衣著齊整些,表示對你們各位的尊重。”


方工是2000年4月受命擔任成克杰案一審辦案組負責人的。一個月前,他也是通過人代會的新聞發言人知道成克杰“犯事了”。


作為成克杰案首席公訴人的方工,自23年前進入檢察院就在審查起訴崗位工作,所辦的3000件案件無一差錯,取得的榮譽不計其數。但受命辦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受賄案,他還是感到了巨大壓力,甚至不乏惶恐。


提訊成克杰


初次提訊成克杰是在秦城監獄。成克杰面龐紅潤,神色自若,態度謙和,舉止得體,頭發染得烏黑并且梳理得整齊規矩,倒更像正在會見外賓的副委員長。雖然5月下旬的北京天氣已十分炎熱,他仍把筆挺的深色西服、整潔的小立領襯衫穿得十分講究,扣子扣得嚴嚴實實。


“老成,天兒挺熱的,外衣可以脫下,隨意些,涼快點。”身著短袖檢察服的檢察官可能覺得他畢竟年紀大了,怕熱壞了他。


成克杰:“初次見面,出于禮貌,衣著齊整些,表示對你們各位的尊重。”


方工:“你認為自己犯了什么罪?”


成克杰:“我犯了受賄罪。”


方工:“你向中紀委的交代屬實嗎?”


成克杰:“屬實。”


几位檢察官同時暗自長舒了一口氣,沒想到提訊這位高官竟有如此順利的開局。根據訊問提綱,方工等人就案件涉及的主要事實,分別展開了訊問。


一問一答中,成克杰娓娓道來:“我認識李平是1986年。她是一個我最敬重、也最器重我的老領導的兒媳婦。我們從相識、熟悉到現在的情愛關系,至今已十几年。我告訴李平:‘我不是玩弄你,我會對你負責。’后來我離婚沒離成。”


檢察官:“你以后還打算和李平結婚嗎?”


成克杰:“當然。我們非常相愛。我有什么好處也想給她。我的稿費、出差剩的錢都給她,我非常信任她。從我穿的內衣、內褲,她都管我,我感到很溫暖。”


檢察官:“你講一下在工程上幫了李平什么忙?”


成克杰:“有一個西園工程南寧停車購物城,當時給了銀興公司,銀興公司給了李平中介費。還有民族宮工程,我讓給了銀興公司,銀興公司給了李平中介費。還有貸款好處費。這些費用有的我事先知道。”


檢察官:“好處費是給誰的?”


成克杰:“肯定是為感謝我在工程、貸款、撥款上幫忙,沖著我給的。我很愛她,她拿好處費,我也高興,我也希望她好,希望她有錢。共產黨對我恩深似海,我對不起黨和國家。我害了很多人:家人、李平。我一定改過自新。我犯了罪,也接受法律的制裁。”


檢察官:“李平在整個事件中起到什么作用?”


成克杰:“貪錢。這些錢是她收的。雖然沒有直接給我,卻是我們共同謀取的私利,缺我們倆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犯罪的。她對外收錢,我打電話、打招呼、聯系,否則犯罪不能成立。”


檢察官:“依據刑事訴訟法,你有權利聘請律師為你辯護。”


成克杰:“律師我一直表態說不請,我犯了罪,我負法律責任,我接受國家的一切處理,不需要辯護。我不愿在法庭上與黨辯論。我年紀已近古稀了,我不會再給黨抹黑。如果法律規定必須請,我就請。”


成克杰的態度看上去很誠懇,似乎也是發自內心的,專案組的同志們心情都比較放松了,畢竟他們預想的几種最壞的情況都沒有出現。在案情分析會上,方工卻提醒專案組的同志們:“必須做好成克杰庭上翻供的思想准備,必須把証據工作做扎實。”一向說話很嚴謹低調的方工又補充了一句──“不要輕易相信成克杰的所謂懺悔!証據是反擊成克杰翻供的最好武器。”


方工曾辦理過數百起較高級別貪官的犯罪案件,看透了貪官的本質。他提醒專案組年輕同志,這些昔日風光十足的貪官,并非偶然失足,他們長時間犯罪,有的長達几年都不知收斂,精神早已墮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早已扭曲。一些貪官的所謂悔罪,無非是在面臨懲處時采取的計策,這種口是心非的把戲對于他們來說,是駕輕就熟的看家本領,如果司法人員因輕信他們而真對他們從輕處罰,必然會失去法律的嚴肅性。

尋找鐵証


按照專案組的計划,下一步就是要對証人証言和其他的一些証據進行梳理。最重要的証人就是李平。專案組派王偉帶一名書記員去廣州看守所提訊李平。在那里,王偉見到了被港報稱為“廣西江青”、“中日混血,姿色過人”的李平。


李平的確漂亮,雖然已經46歲了,言談舉止之間仍然不難看出,她年輕時應該更風流韻致。


“你和成克杰是怎么認識的?”


“成克杰說他第一次見我,就對我挺有感覺的,后來大家又經常聊天,又進一步了解。1992年8月,我與成克杰有了特殊關系。在這之后,大大小小的事,我什么都跟他說。我找他的事,好像他沒有不辦的。后來成克杰夫人知道我們倆的事后,就鬧得滿城風雨。情急之下,我們都想掙脫各自的家庭再結婚。如果不存在這個結婚的前提,那么成克杰可能不會想幫我賺這筆錢。因為當時我們有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先賺錢,后結婚。”


檢察官:“那你們什么時候起意要先賺錢呢?”


李平:“成克杰老伴兒鬧事后,我對成克杰說我不會離開他,如果我家知道了我們的事,我就離婚跟他。成克杰也說要離婚和我結婚,并說:‘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拉板車都行,但是怕你過不了這種生活。為你著想,先不急于結婚,先賺錢也行。’成克杰還說讓我去看看,有什么生意或項目可以做,回來告訴他。所以和成克杰是一起賺錢,共同為今后結婚、生活做准備,打下物質基礎。后來周坤1000萬、1000萬這樣地給我們,就覺得好像不要白不要,這錢來得太容易了,成克杰一個電話就可以搞定,就這么簡單。”


隨著檢察官周密細致的訊問,李平陸續交代了犯罪事實。


經過多次提訊,從李平這邊固定了成克杰、李平共同受賄的重要証據。下一個重要的証人是周坤,也就是向成克杰大筆行賄的原銀興公司負責人。王偉、李為民奔赴廣州后,周坤交代了結識李平并通過李平賄賂成克杰的犯罪事實。


1993年春節,周坤到一位自治區領導家中拜年,便認識了這位領導家中的一員李平。周坤交代:“1994年春節后的一天下午,我接到了李平的電話:‘周總,快出來,有個人要見你。’我走出辦公室,一見來人,頓時吃驚不已,是成主席!成克杰非常熱情地跟我握手,對我說:‘李平也在做生意,你要幫她賺點錢。’我已隱約猜到成克杰與李平的關系不同一般,于是說:‘我能幫的一定幫。’1996年4月初,我接到成克杰的祕書打來的電話,叫我去成主席辦公室一趟。我趕緊放下手頭工作,直奔成克杰辦公室。成克杰先是問西園工程進展情況,我表示進展順利,多謝成主席關照。成克杰說:‘主要還是李平幫你的忙。以后有什么事,直接找李平得了,不要來找我。’”


周坤交代通過西園工程和民族宮項目銀興公司共向李平和成克杰行賄3800萬元。


在廣西南寧看守所,辦案人員提訊了成克杰案的又一個關鍵証人甘維仁。經過工作,甘維仁交代了通過李平向成克杰行賄的犯罪事實:“原來成克杰對我當然沒有什么印象,一個副縣級干部哪能引起他注意呢。當然因為我給李平錢。有了李平幫忙、成克杰舉荐,不到4年,我從副縣長(副處級)到區長(正處級),又到自治區政府副祕書長(副廳級)。這么好一個位置,連做夢都沒敢想過……我是農民的兒子,沒有李平絕對是辦不到的,我應該好好感謝她,所以就借了很多錢送給她。我給他們送錢,關系一步一步密切,他們一步一步幫我辦事,我再一次一次地給他們送錢。”


甘維仁的証言與李平的証言相互印証,有比較強的可信度,完整的証據鏈初步形成。他們還提訊了成克杰案的另外兩個關鍵証人李一洪、周貽勝,他們也交代了直接向成克杰行賄的犯罪事實。


經過近兩個月的訊問、取証,根據成克杰、李平和這些行賄人的交代,成克杰犯罪事實清楚,証據確鑿,已經足以達到提起公訴的要求,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撰寫起訴意見書了。方工和專案組的同志們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字斟句酌,四易其稿,完成了起訴意見書,并按翻供與否准備了兩份公訴意見稿,以便到時相機行事。

成克杰翻供


2000年7月13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西中法庭。庄嚴的國徽下,身著新式黑色法袍的法官正襟危坐,公訴人席上方工等檢察官身著新式檢察服精神飽滿,辯護人席上的兩位律師神情沉穩,座無虛席的旁聽席上靜悄悄的。成克杰沒戴任何械具,還是干淨整齊的深色西服、小立領襯衫,偏分的黑發梳得一絲不苟,神情平靜、氣色頗佳,與兩年前法庭上身著灰夾克、拉鏈敞著、灰白頭發胡亂向后背著、垂頭喪氣又氣急敗壞的陳希同大不一樣。


審判長環視了法庭一周,以一種平和庄嚴的聲調宣布開庭:“現在開始法庭調查。首先由公訴人宣讀起訴書。”


方工站了起來,法庭一片寂靜,只有方工不算洪亮但絕對清晰的聲音在法庭響起:“被告人成克杰伙同李平或單獨非法收受賄賂款、物合計人民幣41090373元……”整個起訴書一氣呵成,對成克杰犯罪事實指控清楚明了,列舉証據詳實,指控罪名明確。


接下來公訴人、辯護人雙方開始訊問被告人、詢問証人、舉証、質証,對起訴書指控成克杰犯受賄罪的事實,逐一進行調查。雖然早有預料,但成克杰的當庭翻供還是令方工等檢察官吃了一驚。


辯護人:“你和李平有無共同賬戶、有無共同購置財產?”


成克杰:“沒有。”


辯護人:“李平告訴過你她得了多少好處嗎?


成克杰:“沒有。”


辯護人:“你們是否講過好處是你們兩個人的?”


成克杰:“沒有。”


方工見狀立即起身:“審判長,請注意辯護人帶有強烈傾向性的誘導式提問。成克杰當庭供述與庭前供述明顯不同,而偵查至審查起訴階段成克杰的多次供述是一致的。”一道出庭的王偉則針鋒相對開始宣讀李平等証人的証言。


成克杰聽罷說道:“証言涉及到我的都不屬實。第一,她得好處費沒告訴我﹔第二,她干什么我不清楚……以上証人証言這些事我沒參與,也不知道。”


這時辯護人似乎也早有准備,開始宣讀成克杰夫人親筆書寫的証言:“……我和丈夫成克杰感情一直很好,從來沒有商量過離婚的事,老成與李平根本沒那事兒……”然后他又出示了1996年春節成克杰全家合影,以此說明成克杰的家庭是很美滿、和諧的,成克杰是很看中自己的家庭的。


方工立即反駁道:“該証言只能証明証人與成克杰的關系是單方面的,不能影響李平與成克杰准備離婚后結婚的事實。剛才辯護人宣讀証言時少念一句話:‘我們家老成從來都是認認真真做事,坦坦蕩蕩做人’──這與成克杰的表現顯然相悖,建議法庭慎重考慮這個証據的效力。至于那張照片,與本案事實無關,更難以說明其婚姻狀況多好。”


然后法庭又傳証人周坤出庭作証,公訴人又宣讀了李平証言節錄。


成克杰聽后依然搖頭:“一派胡言。李平拿好處費和每拿一筆錢都對我講是胡說八道……”


辯護人立即接茬道:“事情過了好几年,這么多筆款項,李平記憶仍如此穩定,辯護人認為值得考慮,請法庭考慮其效力。”


公訴人反駁道:“李平記憶力問題與事實無關。”


辯護律師接著對成克杰進行了訊問。


辯護人:“你為什么讓銀興公司和隧道局承攬工程?”


成克杰:“純粹為了工作。”


辯護人:“有沒有李平的關系?”


成克杰:“就是為了工作。沒有李平我也會這么做。”


辯護人:“李平拿了錢,你為什么不讓她退回去?”


成克杰:“李平既不是我老婆也不是我女兒,只是一個老同事的兒媳,我沒權力管她。”


公訴人立即打斷道:“提請法庭注意,辯護人的發問已遠離今天的調查,并明顯具有導向性。”


……


結束了一天半漫長的法庭調查和舉証、質証后,接下來就是更加激烈的法庭辯論了。


棋逢對手


方工代表公訴人發表了公訴意見后,成克杰為自己進行了辯解:“起訴書與事實有較大出入,不應是我犯受賄罪,我沒收過錢……”


辯護人也發表了意見:“本案的性質,由于被告人與李平特殊的情感上的關系,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共同犯罪,共同承擔刑事責任這個層面。從本案業已調查清楚的事實來看,被告人和李平沒有共同開辦企業,沒有共同存放錢物,沒有共同設置賬戶,沒有証據証明被告人曾經對李平名下財產進行過占有、使用、受益和處分行為。被告人和李平沒有任何口頭或書面協議,約定李平名下的財產或存款歸兩人共有。此外,情感關系不能夠等同于法律關系,讓被告人承擔共同的刑事責任未免失之偏頗。”

在成克杰自我狡辯和辯護人發言的過程中,方工仔細地做了記錄,他記下了對方歪曲事實、違背法理的關鍵點,并迅速形成了答辯提綱。當法官詢問公訴人意見時,方工沉穩地站起來,開始從容地答辯:“本案是成克杰和李平共同實施的受賄罪,事實清楚、証據充分。認定成、李共同犯受賄罪,不僅僅基于二人的特殊關系,不僅僅基于二人有結婚共同生活的意圖,不僅僅基于有共同為結婚而准備物質條件的動機,也不僅僅基于二人有共同支配賄賂款物的約定,而是根據二人出于共同動機、具有共同目的、形成共同故意、實施了共同行為,共同造成了危害后果,當然應承擔罪責。”


辯護人接著發言:“李平收受的是中介費、手續費等,不是賄賂,況且被告人實際上也沒有將任何一筆好處費據為己有。因此,被告人不具備為了獲得好處費而實施受賄的主觀故意,有關建立在為獲得好處費上而受賄的犯罪指控缺乏主觀要件。”


方工針鋒相對:“中介費、手續費等是在經濟活動中才能合法存在的,范圍有限,請托人、成、李都十分明確,這些錢是因成有權,用權謀了利益,所以才得利的,這種性質只能是賄賂。”


辯護人接著說:“被告人沒有收錢、沒有實際占有,不構成受賄。李平對被告人隱瞞了收入的真實情況,直到法庭調查,被告人始終不知道李平是如何得到這些錢的。”


方工依然針鋒相對:“成克杰和李平有共同故意,有共同行為,無論是成克杰利用職權謀取利益,還是李平直接接受他人財物,均是二人共同意志,互為前提,互相配合。此案還有一個特點,即成克杰與李平曾共同商議,為結婚共同准備錢財。利用成職權,為他人謀利,收受贓物,就是他們為結婚准備物質條件的措施,所以,不僅僅是李平收錢、占有,而是二人共同行為。”


辯護人又提出:“成克杰是幫助李平賺錢,不是收受賄賂﹔是以權謀私、濫用職權,不是受賄。”


方工反駁道:“成克杰不僅僅是幫助李平獲取財物,所得財物成克杰也有份,有支配權。不是經營賺錢,而是權錢交易,行為性質是受賄,是二人共同受賄,而絕非幫李平賺錢。成克杰的行為也絕不僅僅是一般的以權謀私或濫用職權行為,已構成犯罪。”


辯護人揪住具體枝節又發表了辯護意見:被告人的行為屬正當履行職務的行為,李平為此收受好處費是其個人的商業行為,即使違法,也應該由李平承擔法律責任,而不應由成克杰承擔。


公訴人反駁說:只要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即構成受賄罪,是否正當履行職務均不影響其受賄罪的成立。所以,成克杰只要收取了“好處費”,就構成受賄罪。


辯護人又提出:成克杰在案件進入司法程序前能夠如實交代自己的罪行,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追回涉案全部財物,應視為自首。


公訴人批駁道:成克杰是在群眾揭發、有關涉案人員已經作出如實供述、有關部門調查取証之后,才逐步交代了其受賄的事實,不屬自動投案,并且成克杰在庭審中不如實供述受賄事實,故其不具備自首要件,自首不能成立。雖然成克杰曾寫信給李平,表示愿意將他和李平的受賄贓款退回,但本案的贓款是在李平積極配合下追繳的。


辯論越來越激烈,方工和他的同伴們在法庭上的表現很出色,而對方律師的表現也很出色,雙方都有一種棋逢對手的感覺。


成克杰在法庭的最后陳述階段說:“起訴書認定我的一些行為是受賄犯罪,太牽強了,我難以接受,是根據主觀判斷下的結論。是黨把我從壯族山村選送上大學,培養、鍛煉、提拔擔任領導職務。黨和國家對我恩深似海,相反我竟做出了違反國家法律的行為,我對自己的行為十分內疚,內心非常傷痛,也感到非常慚愧,我一定痛改前非。我相信各位法官會作出公正的裁決。我一定承擔依據法律我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


審判長最后宣布休庭,此時已是14日晚,唇槍舌劍整整進行了兩天。

接受注射死刑


2000年8月22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刑事裁定書,駁回成克杰的上訴,維持原判,并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9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刑事裁定,核准成克杰死刑。


作為1949年后伏法的中國最高官員,如何執行成克杰的死刑判決頗受外界關注。


9月14日,在秦城監獄,成克杰被驗明正身。方工等作為“監斬官”,監督成克杰被執行死刑的全過程。


9點47分,成克杰被帶到行刑室門口。他還是西裝革履,頭發梳得很妥帖。成克杰的表情似乎很平靜,他望了一眼行刑室,沒有說話,回過身來,向執行死刑的法警、醫生和監督執行死刑的人員一一握手。當他走到方工面前時,停頓了一下,注視著方工的眼睛點點頭。方工也平靜地注視著他,但方工的內心其實很不平靜,一方面為成克杰感到惋惜,另一方面也有一種執法者的成就感──那些背叛國家和人民利益的人應當得到最嚴厲的懲處。


9點53分,成克杰被帶到行刑室,准備接受注射死刑。


10點10分,成克杰死刑執行完畢,尸體即被送到火葬場火化。


就在當天,新華社播發了成克杰已被處決的消息,但未透露在何處、以何種方式執行。

趙國邯鄲保衛戰:公元前最慘烈的人肉絞殺戰

2008/03/10 



城市攻防戰因其作戰難度大、戰斗消耗嚴重,向來是令所有軍事統帥都頭痛的作戰方式。尤其對進攻一方更是如此。歷次城市攻防戰無一例外的給攻、守雙方都帶來極為慘重的損失。有時候一次城市攻防戰的結果甚至有可能直接影響整個戰爭全局,成為戰爭的轉折點。說到城市攻防戰,熟悉歷史的朋友們自然就會聯想到二站時間蘇、德雙方的斯大林格勒之戰。斯大林格勒之戰因其戰況之慘烈、攻守雙方損失之大以及其對蘇、德戰爭乃至對整個二戰歷史進程所產生的決定性的影響,成為城市攻防戰的經典范例。以至于后來人們經常將其他類似的城市攻防戰都稱為“某國的斯大林格勒”。


例如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的長江石牌要塞阻擊戰被稱為“中國的斯大林格勒”。而兩伊戰爭期間伊朗城市阿巴丹由于頑強抵抗伊拉克長達9個月的瘋狂進攻并成功堅守了城市而被稱為“伊朗的斯大林格勒”。這些城市攻防戰至今依然被各國軍事愛好者津津樂道。這些戰例都發生在現代,而在中國遙遠的古代,在春秋、戰國時期,曾經發生過一場空前慘烈的城市攻防戰。這場戰爭中的攻方,就是當時諸侯中的第一強國,也是后來統一了整個中國的秦國。守方就是戰國七雄之一,也是中國第一個建立大規模騎兵軍團的趙國。這場城市攻防戰的慘烈程度在歷史上是罕見的,比起后世的斯大林格勒之戰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這場城市攻防戰直接影響了秦國對整個中國的統一進程。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趙國都城邯鄲堅守戰!那么,這場戰役是如何開始的呢?戰役進程有是怎樣的呢?這樣一場戰役又是怎樣影響到秦國對整個中國的統一進程的呢?在此,靈云欲以自己所知對趙國都城邯鄲堅守戰進行一下講述。由于靈云是軍事菜鳥,因此所寫的肯定有不足之處,還請網友們多多指教。


靈云認為,要想講述趙國都城邯鄲堅守戰,就有必要想講述一下作為戰爭中守方的趙國。趙國是中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也是戰國七雄之一。趙國的地理位置在今天的河北省和河南部分地區。趙國作為諸侯國出現在戰國早期,其前身就是曾經被周天子(靈云注:即周王)贊譽為“中原第一大邦”的晉國。晉國曾經是中原地區最強大的諸侯國。其極盛時期的疆域包括今天的山西全部、河北、河南大部和陝西、湖北、山東部分地區。曾經是中原地區當之無愧的“老大”,當時中原地區另外兩個強國秦國和齊國都無力與之相抗衡。晉國在極盛時期曾經將秦國勢力徹底逐出中原壓縮在西北地區,而且晉國也是當時中原諸侯國中唯一有能力單獨長期抗衡南方的“超級大國”楚國的國家。但是,這個曾經強盛無比晉國在春秋晚期卻逐步走向衰落。其直接原因就是國內上層貴族勢力特別是當時新興的封建地主階級貴族勢力和舊有的奴隸主貴族之間的相互斗爭。貴族勢力之間的爭斗直接造成國家統治者國君權利和地位的淪喪,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晉國末期大貴族敢于公然殺害、廢立國君。曾經威嚴高貴的國君已經成為貴族勢力手中的傀儡。到晉國后期,基本形成范、中行、知、韓、趙、魏六姓貴族相互紛爭的局面。在貴族之間相互不斷聯合、對立的過程中,最終勝出的是韓、趙、魏三家。


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結盟,共同滅亡了當時晉國最強大的貴族勢力“知氏”,隨后韓、趙、魏三家正式瓜分了晉國國土并上書周天子要求承認將三家列為諸侯。當時已經名存實亡的周王室根本無力與之討價還價,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親族諸侯被外姓滅亡(靈云注:晉國為周王朝嫡系姬姓王室宗親封地,歷代國君均為姬姓周天子的親屬,是周天子維護其僅有的威嚴的唯一依靠)。公元前403年,當時的周天子周威烈王正式承認韓、趙、魏三家為諸侯,但三國附屬于原晉國國君,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戰國時期的“三家分晉”事件。同年,三姓諸侯將晉國末代國君靜公“禮送”至北方“遵奉”,其實就是囚禁。公元前376,韓、趙、魏三國通報周天子,正式宣布廢除晉國末代國君靜公并不在對其本人以及舊晉國王室成員的安全負責,為了斬草除根徹底根除周王室的幻想,公元前349年,一不做二不休的韓、趙兩國殺害了晉國末代國君靜公及其全部王室成員。至此曾經威震中原數百年的“中原第一大邦”晉國不戰而亡。在晉國舊地誕生了韓、趙、魏三個新諸侯國,其中就有本文主角趙國。

盡管成功立國,但立國初期的趙國在當時戰國七雄中疆域、人口和經濟、軍事實力都不是強大的。而且其地理位置注定了必然成為各國眼中的一塊“肥肉”。打開戰國時期地圖可以看到,在戰國七雄中趙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極為不利。他的東北是燕國,東南是強大的齊國。西方是在“三家分晉”中獲利最大的魏國。當時的魏國剛剛經歷“吳起變法”。其勢力在諸侯國中名列前茅。強大的魏國鐵甲步兵軍團威震諸侯,曾經攻占趙國都城邯鄲達3年之久。南方則是強大的“超級大國”楚國。而且還要隨時防備北方游牧民族林胡、樓煩、東胡的入侵。可以說地處戰國時期各國要沖的趙國始終處于四面受敵隨時可能被滅亡的危險境地。但這樣危險的局面卻激勵了趙國上到國王下到平民強烈的危機感和求生欲望。迫使他們不斷改革,發展軍事、經濟實力來自衛。公元前340年,對趙國乃至整個中國歷史都產生重要影響的杰出君主趙武靈王繼位。這位繼位時年僅十五歲的君主面對國家內憂外患勵精圖治,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其中最重要也是對中國歷史產生划時代影響的就是著名的“胡服騎射”政策。當時中原諸侯國軍隊的組織結構和作戰方式是傳統的步兵加戰車組成方陣。首先由戰車沖陣,隨后步兵在遠程弩機的掩護下排列成方陣,最前面的舉著長戈整齊的向對方發起進攻。這種以步兵為主輔以戰車的作戰方式在北方游牧民族如林胡、樓煩、東胡強大的射控騎兵(靈云注:可以在馬上用弓箭遠距離作戰的騎兵)軍團高機動性和強大的沖擊力面前不堪一擊。正是在目睹北方游牧民族射控騎兵強大的攻擊力和自己步兵戰車部隊的慘敗后,趙武靈王決定對自己軍隊進行徹底改革。


其核心內容就是放棄原有的以步兵和戰車為住的作戰方式,特別是基本淘汰了戰車在一線的作用。士兵放棄以往那種不便于機動作戰的“寬袍大袖”式服裝。士兵改穿北方“胡人”那種便于騎馬射箭的短打扮服飾,同時也學習他們的騎馬、射箭等武藝。“胡服騎射”不是單純的兵種改革,而是一整套軍事、政治和經濟改革措施。除加強騎兵外,還包括鼓勵民眾大規模養馬的“馬政”和鼓勵農業生產的政策。趙武靈王的改革措施極大的提高了趙國的綜合國力。但觸動了趙國守舊貴族的利益,遭到以公子成為首的趙國守舊貴族的頑強阻撓。趙武靈王對阻撓勢力上進行了血腥鎮壓,有力保証了改革的進行。在趙武靈王的推動下,曾經衰落的趙國軍隊從步兵加戰車為主正式過渡為以騎兵為主。在國家“馬政”政策的物資保障(靈云注:主要是戰馬)和民眾的支持下,趙國迅速建立起一支強大的騎兵軍團。依靠這支強大的騎兵軍團,趙武靈王四處擴張。他首先向北方林胡、樓煩、東胡等游牧民族大舉反攻。一直打到今內蒙古境內河套地區,建立了云中、雁門、代郡三郡,同時滅亡了北方由白狄族建立的中山國,向西攻占了秦國的榆中地區,向南擊敗了強大的魏國。至此趙國徹底擺脫了弱國形象,極盛時期趙國疆域包括今山西中部和北部、陝西東北部、河北西部和內蒙古河套平原,趙國也擁有了當時最強大的騎兵軍團,趙武靈王作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對中國古代軍事技朮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趙國也成為戰國前期強大的諸侯國。但是,此時趙國要面對一個更強大的敵人,這就是趙國西方那個經歷商鞅變法后已經成為當時最強大國家的──秦國。與以往和其他諸侯國那種僅僅爭奪地盤的戰爭不同,秦國的野心更大,那就是滅亡其他所有諸侯國。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命大將白起令兵攻打韓國,秦軍攻占韓國交通樞紐野王城,切斷了韓國戰略要地上黨郡和國都的聯系。韓國國君決定將上黨郡獻給秦國以乞和,但遭到上黨郡守馮亭的地址。馮亭不愿降秦,而是上書趙王,將上黨郡“獻土”于趙國。當時趙國國內決大部分大臣堅決反對接受上黨郡,因為他們很清楚這樣的舉動必定會引起秦國對趙國的不滿,一旦如此雙方必定發生大規模戰爭,這中“火中取栗”的事對趙國來說得不償失。但貪婪的趙王為眼前的利益堅決主張援助上黨郡。但就在趙國援軍到達之前,公元前260年,秦國將領王齙率軍攻克上黨。結果趙王不但沒有得到夢想的土地,還必須面對與秦國開戰的局面。公元前260年四月,秦軍與趙軍在長平遭遇。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爆發。同年六月,秦軍在長平城外的野戰中擊敗強大的趙國騎兵軍團。面對如此危險局面,趙國守將廉頗根據敵強我弱、初戰失利軍心不穩的形勢,決定采取堅守營壘,以逸待勞等待秦兵進攻的戰略。面對秦軍不斷挑戰,廉頗堅守長達3年之久。這給勞師遠征的秦軍的后勤補給造成嚴重壓力。于是秦國施反間計,派人攜千金向趙國權臣行賄,同時散布謠言說:“秦國所畏懼的是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廉頗老了,容易對付,他不出戰是貪生怕死,他快要投降了。”結果趙王中計,用只會“紙上談兵”的飯桶趙括替換了廉頗。趙括本來就沒什么本事而且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他從來沒上過戰場接觸過秦軍,卻“想當然”的把秦軍蔑視為“烏合之眾”。加之趙王明令趙軍出擊。結果趙括到達長平后立即帥大軍出擊,而此時秦軍主帥已經換為名將白起。面對趙軍盲目出擊,白起采取佯裝后退誘敵深入,兩翼迂回包抄分割圍殲的戰法。

公元前260年8月,趙括在完全不明敵方虛實以及趙王嚴命出擊的情況下,貿然采取進攻行動。秦軍先是佯裝敗退,將趙軍主力誘入包圍圈,隨后兩翼伏兵出擊,將趙軍截為三段。與此同時一支名為“輕兵”的特種部隊(靈云注:即搭乘戰馬的輕裝步兵)迂回到趙軍后方切斷了趙軍糧道。至此40萬趙軍陷入重圍,被迫在秦軍包圍圈內筑壘堅守等待救兵。秦軍在長平包圍40萬趙軍如此大的戰果的是秦昭王始料未及的,他當然知道此戰的巨大意義。面對前線秦軍兵力不足的局面,秦昭王親臨河內督戰,下詔征發全國所有十五歲以上男丁從軍,為激發士氣下令所有立功者賞賜民爵一級。同時集中國內所有大牲畜運力向前線運送糧餉,傾全國之力與趙國作戰。在秦軍強大攻勢下,趙國數次派出的援軍都被擊潰。到公元前260年九月,包圍圈內的趙軍箭盡糧絕,40萬趙軍連續斷糧四十六天。戰區內所有能吃的包括戰馬、樹皮、飛鳥甚至老鼠都被吃光。已經出現士兵自相殺食的慘劇。面對危局走投無路的趙括被迫率全軍突圍,結果失敗,趙括本人被秦軍射殺。已經餓殍遍野的趙軍在喪失統帥后徹底崩潰,40萬趙軍全部投降。面對如此多的戰俘,秦軍主將白起在事先未爭得秦王許可的情況下下令將40萬趙軍俘虜全體坑殺(即活埋),只留下二百四十個小兵回趙國報信。目的是企圖借此造成趙國的恐慌。


靈云認為,白起的做法雖然部分起到了對趙國軍民的恐嚇作用,但更多的是帶來趙國上下對秦軍刻骨銘心的仇恨!!這直接導致秦軍在后期作戰中遇到趙國舉國上下頑強的抵抗。而白起事先未爭得秦王許可就下令處決40萬趙軍俘虜的行為令秦昭王對他產生強烈不滿,這也種下了日后他自己被秦王所殺禍根。


秦國取得長平之戰空前輝煌的勝利后,擺在秦昭王面前的有兩個選擇。一是接受趙國提出的割地求和的請求。二是趁趙軍主力被滅實力空虛的形勢繼續東進一鼓作氣滅亡趙國。秦昭王戰前是准備接受趙國提出的割地求和的請求,因為長平之戰秦國雖獲勝,但軍隊傷亡過半,國內糧餉物資消耗待盡。而且新近占領的領土上民心不穩有待安撫。但是隨著長平之戰的結束,被勝利沖昏頭腦的秦昭王改變初衷,加上此時趙國也拒絕割地賠款。于是,公元前259年9月,秦昭王下詔全面攻趙。本來他依然任命白起為統帥。但作為軍事家的白起認為,趙國雖然在長平戰敗,但長平之戰中趙軍表現出頑強的戰斗力,給秦軍造成嚴重損失。目前趙國上下同仇敵愾很難戰勝。而秦軍雖然勝于長平,但軍隊損失大半,國內財力、兵力空虛。而且秦軍跨越千山萬水長途遠征戰線過長,一旦趙與其他諸侯盟國內外夾擊,秦軍必敗。于是白起推說舊病復發拒絕出戰。秦昭王自信的相信秦軍是戰無不勝的。遂命王陵為主將于公元前259年9月率60萬大軍攻趙。由于趙軍主力喪失怠盡無力抵抗,秦軍長驅直入,于公元前258年1月進抵趙都邯鄲城下,歷史上著名的邯鄲保衛戰打響。


當時的戰局對趙國極為不利。長平之戰趙軍主力40萬全軍覆沒。當時一個諸侯國的人口多者數百萬,40萬軍隊相當于趙國1/4的軍事實力。尤其重要的是這40萬軍隊中包括了趙國最精銳的騎兵軍團。騎兵軍團的覆沒代表著從此趙國喪失了進行大規模機動野戰的能力。面對秦國大舉入侵,趙國能用來抵抗的兵力捉襟見肘。而且,在面對強秦的同時,趙國還要面對其他諸侯國趁火打劫的入侵,尤其是東北方向的燕國。燕國是戰國七雄中實力倒數的,此前一直沒有能力對趙國發起像樣的攻勢。但長平之戰后。趙國實力一落千丈。要面對強秦在西方的入侵,無力東顧。于是燕國決定趁火打劫。公元前259年初,燕國出兵40萬擊趙。趙國東方守軍采取堅守沿途城池逐步分散、消耗燕軍兵力,隨后調集有限的主力部隊以機動奔襲作戰的方式依托己方堅守的城池在特定戰區采取集中優勢兵力分殲燕軍各部。盡管這些殲滅戰每次消滅燕軍數量有限,但一來燕軍素質低下﹔二來趙軍作戰非常頻繁。結果各處燕軍首尾不能呼應而大敗,被俘20萬。燕國被迫求和。趙國東部危機解除。而對于西方真正的威脅秦國,趙國進行了極為周詳的准備。首先是軍事方面,趙國意識到由于長平之戰自己的精銳部隊喪失怠盡,以無力進行野戰。于是轉為防守。趙軍采取堅壁清野、放棄外圍城池,集中各地的守軍及糧食全力保衛都城邯鄲的戰略。在此戰略下,趙國軍民放棄從邊境到沿途所有不必要堅守的城鎮。撤退過程中,能帶走的都帶走,帶不走的全部燒毀并堵塞沿途所有水井。同時緊急大規模征召平民參軍。由于長平之戰中白起坑殺40萬趙軍,造成趙國當時几乎每家都有喪子、喪夫、喪父,這造成趙國舉國上下對秦國充滿切齒的仇恨,因此全國上下同仇敵愾,誓死保衛趙都。結果在短短數月時間內趙國就組建起一支四十萬人左右的軍隊,但軍隊中多為40歲以上的老者和18歲以下的弱童。趙王任命年過70的老將廉頗為總指揮,同時緊急加固邯鄲城防御工事以應對秦國的攻城。在軍事備戰的同時,趙國進行了積極的外交活動,派出以平原君趙勝為首的外交使團游說列國尋求各國對趙國的援助。趙國能做的都做了,接下來就是堅守都城了。公元前259年10月,60萬秦軍分3路開始進攻趙國。北線10萬秦軍攻占上黨,牽制北方趙軍南下增援邯鄲﹔南線10萬秦軍攻占南陽以阻擊可能的魏楚聯軍﹔中線主力40萬秦軍直攻趙都邯鄲。10月底,邯鄲外圍最后的屏障武安關、皮牢關被秦軍攻陷。11月初,秦三十萬大軍包圍邯鄲,邯鄲保衛戰正式打響。

秦軍以武安關為基地,動用30萬大軍圍攻邯鄲,戰況異常激烈。秦軍首先動用了云梯,在后方弩兵密集火力的掩護下發起沖鋒。秦軍弓弩手在不到4小時的時間就向邯鄲發射了數十萬支箭,隨后步兵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架設云梯強登邯鄲城牆,另一部分架沖車直攻城門。城頭趙軍冒著密集的箭雨進行頑強抵抗,首先是用弓箭還擊,同時用長竹竿推倒秦軍的云梯,在城頭用滾木雷石打擊登城秦軍,同時用大鍋將水燒開后潑向敵軍。雙方相持了一個多月,秦軍戰死兩萬人。被迫轉入休整,同時派小股部隊騷擾趙軍。趙軍并沒有呆板防守,而是不斷排除精銳騎兵部隊趁夜出城偷襲秦軍。這給秦軍造成極大恐慌,嚴重影響了秦軍士氣。公元前259年12月,在秦昭王嚴令下,秦軍冒著北方凜冽的寒風再次大規模攻城,在趙軍頑強抵抗下再次失利。趙軍趁機出城主動出繼秦軍,秦軍大敗,撤退50里,傷亡超過1萬人。悲觀情緒蔓延在秦軍中,秦軍主帥王陵上書秦昭王,要么撤退,要么增援。秦昭王再次要求白起領兵出戰但又遭到拒絕。聯系到以往白起的所作所為,公元前258年,秦昭王在杜郵殺害了一帶名將白起。同時任命王龁接替王陵為主將,繼續圍攻邯鄲。公元前258年正月,王龁率十萬援軍及大量的兵備糧草到達邯鄲。得到增援后的秦軍對邯鄲發起了第3輪也是最猛的一輪進攻。秦軍動用超過3萬弓箭手進行掩護射擊。同時出動新型攻城塔配合攻城。攻城塔下面是一個巨大的4輪底座,用人力推動前進。上部是一坐高大的塔樓,塔樓里面是多層盤旋而上的云梯,外面由厚木板掩護,頂端前部是一個可以開合的吊橋門。士兵在里面可以得到良好的保護,當接近城牆后放下吊橋門,士兵可以直接從塔內沖出蹬城作戰。避免了以往云梯傷亡大的缺點。秦軍攻勢極為猛烈。在危機時刻,70多歲的趙國老將廉頗身披鎧甲手持寶劍親自上城指揮作戰,趙軍士氣大振。高呼口號拼死抗擊秦軍。他們用繩索拴上巨石去撞毀秦軍的攻城塔,同時發射密集的火箭焚毀秦軍攻城塔。危機時刻,邯鄲城內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平民全部登上城頭參戰。趙王自己也率宮衛步兵參戰。在趙軍頑強的抵抗下,秦軍攻城再次失利,傷亡慘重士氣低彌。秦昭王命王龁接替王陵指揮繼續攻城。王龁指揮秦軍連續攻打邯鄲近五個月,依然沒有攻下。同年10月,秦昭王命鄭安平率軍五萬攜帶大量糧草支援王龁。此時的邯鄲城外是超過30萬秦軍,城內守軍死者傷員遍地皆是。糧食已經耗盡,城內軍民已經到了吃死人肉的地步,邯鄲城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刻。關鍵時刻,趙國平原君趙勝的外交戰開始起作用。在趙勝及其部下的努力游說下,楚國和魏國出兵援救趙國。同時齊國開始陳兵燕國邊境以威懾燕國可能對趙國東部的入侵。公元前258年12月初,楚國援軍十萬、魏國援軍8萬突破南線秦軍防線抵達邯鄲外圍。12月底,魏楚聯軍對秦軍發起強大攻勢,同時邯鄲城內守軍出擊配合,三國聯軍在魏國丞相信陵君的指揮下3面夾擊城外秦軍。已經在邯鄲成下鏖戰兩年之久的秦軍疲憊不堪,三面受敵,無力抗擊三國聯軍的打擊全線崩潰。秦軍主力向西急退數百里后殘部逃回汾城。而剛剛到達邯鄲前線的秦將鄭安平所部2萬余人被聯軍團團包圍在邯鄲城南,在糧草斷絕,突圍無望的情況下只得全軍降趙,邯鄲之圍遂解。三國聯軍乘勝西進進攻汾城。立足未穩的秦軍主力全線崩潰,殘部逃回河西地區。秦昭王被迫與三國議和。將以前占領的河東郡歸還魏國﹔太原郡(靈云注:即今山西太原)歸還趙國﹔上黨郡歸還韓國。最終,歷時3年之久的邯鄲保衛戰以趙國勝利告終。


趙國邯鄲保衛戰在歷史上有重要意義。首先,邯鄲保衛戰沉重打擊了秦國的囂張氣焰,造成秦國近30萬軍人的傷亡,嚴重消耗了秦國實力。直接造成秦國統一中國進程的推延。同時,邯鄲保衛戰是戰國時期東方諸侯國合縱抗秦取得的第一次大勝。這直接導致秦國以往執行的全面打擊政策的破產。在此情況下秦國被迫改變以往策略,采取遠交近攻、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外交方針來分化離間東方各國之間的關系,這在秦國后來的統一戰爭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而從軍事角度看,秦國在邯鄲保衛戰打響前就已經犯下一系列錯誤。首先是白起坑殺40萬趙軍。這直接造成趙國上下對秦軍充滿刻骨的仇恨。最終在”報仇雪恨“的口號下趙國內部團結一致同仇敵愾,爆發出罕見的戰斗力,這是秦國始料未及的。秦昭王僅僅從單純的兵力對比出發,武斷認為秦強趙弱,不顧大臣反對堅持攻趙,這已經是戰略性失誤。而在初戰失利、屯兵堅城之下時,仍一意孤行不斷增兵邯鄲而不顧南線強大的魏、楚援軍更是重大失誤。這些都直接導致秦軍的失敗。趙國軍民始終高昂的士氣則是其制勝的關鍵。由于始終處于四面受敵的危險境地,因此趙國地區的人民普遍有強烈的尚武情節。自古以來世人皆知趙地民風強悍,從漢朝起就有“天下精兵盡出趙地”的說法。正是國民的尚武精神保証了趙國在主力軍隊在長平之戰全軍覆沒的情況下依然可以組織起相當強大的戰斗力。同時趙國優秀的軍事指揮人才如廉頗等卓越的指揮部署也對戰爭勝利起到重要作用。在秦國滅亡六國的戰爭進程中,趙國的抵抗是最激烈的,秦國在滅亡趙國過程中付出的代價也是最慘重的。而邯鄲保衛戰則與后來的昆陽之戰(靈云注:東漢。將領劉秀)、隨州之戰(靈云注:北宋。將領楊延昭)和釣魚山之戰(靈云注:南宋。將領王堅)等一起成為中國歷史上城市攻防戰的經典戰例,這些經典戰例將永遠值得后人不斷的去探索、去研究......

最后一戰!30萬蘇軍倒在攻克柏林的前夜

2008/03/12 


1945年4月30日,蘇聯紅軍攻占了納粹德國的最后堡壘柏林,結束了盟軍在歐洲戰場的最后一仗。希特勒也在這一天從歷史上消失了。


同盟國與蘇聯瓜分戰后政治利益,蘇軍提前發動攻打戰役


1945年2月蘇、美、英三國舉行的雅爾塔會議確定,蘇軍與盟軍對德國的占領以易北河為界,易北河以東由蘇軍攻占,這就意味著蘇軍將承擔攻克柏林的任務。


攻克伯林是贏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要標志,因此,雖然蘇、美、英三國有約在先,但離開風景秀麗的雅爾塔到了硝煙彌漫的戰場上,沒有人能阻擋喜歡出風頭的蒙哥馬利元帥進攻的腳步。此刻,蘇軍大


軍還沒出動,蒙哥馬利指揮的英軍已經從易北河以西沖到通往柏林最近的道路上。而跨過了萊茵河的美軍也在向東急速挺進,其前鋒已在易北河開辟了直指柏林的登陸場。在莫斯科密切關注著德國戰場局勢的斯大林發現,當德軍潰敗時,他們更愿意向盟軍投降。當時在德軍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向東死死地頂住俄國人,直到西邊來的英國人踢著我們的屁股。


值此關系到東西方戰后政治利益分配的關鍵時刻,盟軍最高指揮官艾森豪威爾將軍致電莫斯科,闡明盟軍的軍事行動僅限于切斷德軍南北的聯系。這等于告訴莫斯科,同時也告訴了蒙哥馬利,盟軍并沒有攻克柏林的打算。丘吉爾憤怒地指責艾森豪威爾根本不懂政治。斯大林明白丘吉爾為什么發火。蘇軍決定提前發起攻克柏林的戰役。


1945年4月15日凌晨5時,蘇軍打響了攻克柏林的戰役。


在140 多盞大功率探照燈的照射下,蘇軍的上萬門火炮、迫擊炮開始了猛烈的轟擊,接著轟炸機在德軍陣地上傾瀉下如暴雨一般的航空炸彈,沿奧德河與尼斯河一線,驚天動地的爆炸仿佛要將大地撕裂,彈片裹在灼人的烈焰中沖天而起。在蘇軍整整30分鐘的炮火壓制中,德軍陣地未發射一發炮彈。


整整一個白天,蘇軍發射了120多萬發炮彈,勢不可擋的炮火打擊令德軍的防線在几乎沒有抵抗的情況下被摧毀了。緊接著,蘇軍集中了最強大的兵力攻克了被稱為 “柏林之鎖”的澤洛高地。一旦越過澤洛高地,就是便于坦克軍群進攻的開闊平原了。及至4月18日,蘇軍全線突破了德軍的奧德河、尼斯河防線,并以250萬人、4萬多門火炮、6000多輛坦克、7000多架飛機之巨大兵力,對柏林形成了圍攻之勢。 


第三帝國土崩瓦解,蘇聯紅軍兵臨城下


1945 年4月20日,希特勒56歲生日。黨衛軍青年團請他到總理府的花園里去,接見集合在那里的少年沖鋒隊員。希特勒走出了總理府地下深處的暗堡,陪同他的是他的情人愛娃﹒布勞恩。在柏林乃至在整個德國,已經看不見一個不穿軍裝的年輕或成年男子了,此刻站在希特勒面前的是一群身著軍大衣的10至15歲的男孩。蘇軍的炮聲響起來了。這一天的13時50分,首先向柏林開炮的是蘇軍第三集團軍步兵第七十九軍。自此,蘇軍的每一發炮彈都落在了柏林城中。隆隆的炮聲打斷了希特勒的接見,他最后說:我們一定要保衛柏林。你們萬歲!


回到暗堡的希特勒被告知,蘇軍正從東、南、北三面向柏林開來。希特勒開始大發雷霆,要將所有按兵不動的指揮官在5個小時內處決干淨。但是,已沒有人再站在他面前聽他咆哮了,連他的親信空軍司令戈林、黨衛軍頭目希姆萊都已離他而去,偷偷做著與盟軍談判投降的打算。希特勒歇斯底里地高叫著:將戈林關進監獄!把希姆萊開除出黨!但是無論希特勒此刻還想把誰置于死地,都已經不能避免几天后他只有自殺的命運了。 `


守衛柏林城的是德軍黨衛軍部隊。柏林城內,每一條街巷都構筑起了防御工事,設置了防坦克障礙,每一棟房屋都被加固為防守堡壘,每一扇窗戶都變成了一個火力點。黨衛軍躲在城中千百個阻擊點上,等待著暴露在每一條街巷上的蘇軍士兵。雖然一進入柏林城中,戰場上就沒有了前與后之分,但蘇軍士兵還是在向前沖,一個人倒下了,身后的人再跟上,在攻克柏林的戰斗中,蘇軍必須逐街逐屋地消滅每一個死守的德軍。

4月26日,蘇軍向柏林發起總攻。蘇軍的坦克車一輛接一輛地碾過柏林的大街小巷,炮筒向每一個射出子彈的窗口猛烈轟擊。柏林城中的250萬幢建筑所剩無几地化為了滿城的瓦礫。4月30日,蘇軍攻入波茨坦廣場,離希特勒藏身的總理府僅隔一條街了。


希特勒偕愛娃﹒布勞恩簽訂死亡合約


當整個柏林城成為一片火海的時候,希特勒正在他的暗堡里倉促成婚。愛娃﹒布勞恩已經跟隨希特勒12年,當她知道自己必須與希特勒一起死時,她惟一的要求是要有正式名分。雖然希特勒一直認為和女人結婚會妨礙他打出一個顯赫于歐洲的法西斯帝國,但現在,反法西斯軍隊已解放了除柏林以外的所有歐洲重鎮,除了這個名叫愛娃的女人外,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任希特勒支配了。于是,1945年4月29日,在蘇軍占領德國總理府的前一天,令世界上無數家庭毀于戰火的希特勒和愛娃結婚了。


第二天,祕書在愛娃的寢室里最后見到她時,她將自己的一件灰色狐皮大衣送給了祕書,然后說:“這是給你明冬和戰后生活用的。你穿上它,就能記起我。替我向家鄉致意,美麗的巴伐利亞。”而希特勒最后的話是告訴他的貼身侍衛官:“參加突擊小組”,“去為我的繼任效勞”。下午3點30分,希勒勒和愛娃服氰化鉀毒丸自殺。希特勒在吞入第二粒毒丸后,用手槍向自己的太陽穴開了一槍。10分鐘后,侍衛們將希特勒和愛娃的尸體拖出暗堡,放進總理府花園被炸開的一個彈坑中,倒上汽油燒了。


德國簽字投降,蘇軍30萬士兵戰死柏林


就在希特勒結婚的這天,黎明時分,蘇軍步兵七十九軍的三個營受命攻占國會大廈。德軍在這座大廈里安置了重兵,以守衛在一片廢墟的柏林城中仍然矗立的這座建筑。當蘇軍士兵在大廈里迎面遭遇德軍時,他們用刺刀與德國人短兵相接。


1945年4月30日21時50分,蘇軍葉戈羅夫中士和坎塔里亞下士在德國首都柏林國會大廈的圓形拱頂上升起了蘇聯國旗。


柏林被攻克五天之后,德軍海軍元帥鄧尼茨派德軍作戰部最高指揮官約德爾上將去法國的蘭斯,向艾森豪威爾將軍所率領的盟軍無條件投降。斯大林知道后說,這不過是德國投降簽字儀式的一次預演。斯大林要求德軍必須向為攻克柏林付出巨大犧牲的蘇軍投降。第二天,在德國東部一所軍事學院的飯堂里,午夜24時,德國正式向蘇、美、英、法四國投降,蘇軍朱可夫元帥主持了德國投降簽字儀式。


蘇軍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從莫斯科一直打到柏林,無數士兵犧牲在這綿延上千公里的戰場上,蘇軍官兵知道柏林戰役將是歐洲戰場的最后一仗,他們沒有一個人愿意在勝利即將來臨的時候陣亡。但是,在1945年4月,250萬攻打柏林的蘇軍官兵無不舍生忘死。在攻克柏林的戰役中,蘇軍共消滅德軍70個步兵師、23個裝甲師和摩托化師,俘虜德軍48萬人,几乎每三個德軍中就有一個人被蘇軍俘虜。戰后,艾森豪威爾說,他之所以將柏林讓給蘇軍,是因為他知道柏林一役將使盟軍付出10萬士兵的生命。事實是:從攻克柏林的戰役打響,到德國宣布投降,在僅僅持續了18天的戰斗中,蘇軍死傷達30多萬人,平均每8個蘇軍官兵中就有一個人倒在攻克柏林的道路上。

 


上兩條同類新聞:
  • 视频:王立群读史记01 /看劉曉慶近期如何“賣弄風姿”?
  • 视频:东北美女痛骂雅阁女/公眾宣揚淫穢色情 強大的羅馬帝國如此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