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世界周報/三鹿算什么?看看这个!/金融危機中國損3600億?
發佈時間: 10/7/2008 12:48:09 PM 被閲覽數: 209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世界周報
 
 

 
[博讯论坛] 三鹿算什么?看看这个!

 大陆消息 2008年10月04日 

这是2005年网络人士做的一个食品卫生安全的专题。三年过后,一切都没有被改变,甚至愈演愈烈了。三鹿奶粉事件是一场悲剧,可怜的中国乳业,可怜的中国人......

我们不禁要问,明天,我们还能吃什么?

近几年来,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事故层出不穷,像:致癌大米、双氧水鱼翅、进口奶粉被污染和亚硝酸盐超标、瘦肉精、结核奶、金华火腿添加敌敌畏、毛发酱油、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以及食品未标注转基因标志,使庞大数量的国内外消费者安全权益受到了极大伤害,也间接影响到中国食品工业的出口。

2003年,中国消协系统共受理食品方面投诉60740件,其中涉及食品安全的有1621件,比2002年增长了24.1%。根据中消协的信息,这些安全问题主要表现集中在部分食品包装导致人身伤害事件时有发生、食品中夹有异物、产商擅自更改食品保质期、儿童食品、用品安全隐患多和餐饮不洁造成食物中毒这几个方面。但比起这些,中国大规模食品生产出现的质量安全隐患才让人担忧。

在肉松产品中,江苏太仓肉松算得上是有名的。当地从清代开始就有了这种制作工艺,有人形容它如丝如絮,融于齿尖。可我们在江苏太仓采访的时候却发现了两大怪事,一怪是在多数的肉松厂家都见不到原材料--新鲜猪肉;还有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在太仓不但很少有卖肉松的,而且当地还主动劝说我们不要买太仓肉松,怎么回事呢?

工人说老母猪肉煮不烂不好吃,但是拿它做肉松是最好的,那么用老母猪肉做肉松是不是比较普遍?

老话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商家为了赚钱,一般来说总是会向消费者说自己的产品质量好,既安全又卫生。可在天津静海县一位腌菜厂的老板却说,如果看见他们腌制酱菜的过程,你就再也不想吃酱腌菜了。商家主动坦白自己的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这在生意场上还真是少见。那么,看了他们腌的酱菜,谁要是还敢吃,那么他也是够胆大的。

记者:你这都是苍蝇啊!
老板:捞啊,现在这(棚子)一敞开,就落苍蝇。捞啊,有笊篱,一捞不就完了吗。
记者:这吃了没事吧,有细菌。
老板:这咸水都是24度卤,什么细菌也生存不了。你看所有的蝇子所有的东西一落就死。

记者:这白的是什么呀?
工人:这个,白面,化妆品。苯甲酸。
解说:虽然工人不愿说,可我们还是从包装袋上认出了这就是最常见的食品防腐剂--苯甲酸纳。

记者:这盐也太脏了吧,这还能用吗,这盐?
老板:能用。
记者:什么杂质都有,这里还有钉子?还有灰?
老板:装修装的掉下来的。
记者:里边有灰呀,白灰。
老板:没有灰,你知道这里边是嘛吗?这盐晒完了就这样,土吃不了东西里去。你好比咱腌的芥菜啦,水腌芥菜、黄瓜啦什么的,它进不去。

一走出通化火车站,记者就看到在地下商场的入口处有"人参、鹿产品"字样的标牌,原来这是一个以经营长白山特产为主的市场,据这里的经营业主介绍,通化市像这样的市场还有两三处,这里的规模算是比较小的。在这里我们看到,几乎每个柜台都有鹿胎膏销售,这些鹿胎膏多数包装简单,有一些根本就没有包装盒。在通化市医药大厦和集贸市场的一些长白山特产销售专柜,记者看到的情况基本相同。这里的经营者告诉我们,鹿胎膏是用于各种妇科病的特效药,而它的这种特殊的疗效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鹿胎这种特殊原料的药用价值。
























 
 
金融危機中國損3600億?

2008/10/05 

昨日凌晨,我坐在電腦桌前,等待著美國眾議院對“金融救助法案”的再次投票結果,第一次感受到全球化距離我們是如此之近:在地球另一端洶涌的金融海嘯,打濕了多少中國人的心情和鼠標!美國人這一次沒有再讓整個世界焦慮和不安,眾議院以263票贊成、171票反對的較大優勢通過了經參議院修訂過的救市計划。該計划曲折的出台過程和其間復雜的博弈,讓這次金融風暴的數據和圖景越來越清晰,這確實是一次考驗全人類智慧的百年不遇的金融崩潰,美國人引以為榮的最強大金融制度几乎解體。

  總額高達8500億美元的金融救助計划對于美國人而言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選擇,“歷史的壞脾氣”告訴我們,如果不出手救助金融機構,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必將重現,這個歷史責任誰也承擔不起,但8500億美元的救助計划究竟能對防止美國經濟危機起到多大作用,金融危機的窟窿到底有多大,朝野上下誰也沒有信心。這正是金融救助法案出台歷經反復的主要原因。

   盡管“救助法案”的初衷在于防止實體經濟的衰退,但很顯然,危機已經給美國的實體經濟未來走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響。美國摩根士丹利公司亞洲區主席斯蒂芬羅奇預計,美國次貸危機的不利影響將很可能延續到2009年,甚至2010年。因此,就美國本身的經濟結構和消費結構來看,金融救助法案并不能改變美國住房市場的持續下滑和消費萎縮這一根本性問題。

  中國作為持有美元債券最多的國家,金融危機顯然對中國的影響是直接而重大的。關注美國金融風暴和經濟的走向,恰當評估金融救助方案的效果,并積極主動地思考應對之策,直接關系到中國在美國巨額投資的安全和中國經濟的未來。顯然,我們需要應對的不僅僅是由于美國金融危機而造成的在美國直接投資的損失,以及中國金融機構本身的系統性傳染風險所導致的金融安全問題,更要應對因金融危機導致美國經濟衰退而對中國實體經濟造成的影響,必須兩線作戰,兩手准備。就中國目前金融機構的應對來看,顯然不能給國民很大的信心。首先,作為這次金融危機的可能損失的最大債權人,中國沒有在美國金融救助法案的通過中主動積極地博弈,而是采取“綏靖政策”,消極應對,甚至幻想“搭便車”抄底。如果清醒一點,我們應該看到,已經通過的救助方案如果通過發債的方式來解決資金來源的話,我們無疑將面臨美元債券貶值和通貨膨脹的風險,如果我們繼續不在美國救助方案具體實施細則制定的時候丟失話語權,對投資回報不要求合理補償的話,很可能會出現“美國救市,中國埋單”的局面。

  我們應當看出,如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一樣,中國金融機構本身沒有發生危機,仍然源于我們金融開放之不足,但中國在這次金融危機中損失慘重,中國人民大學最近的報告初步預計直接損失在3600億美元,說明我們在金融投資上遠遠談不上安全和穩健,在海外投資決策機制上需要完善的地方很多。在面臨人類前所未有的金融風暴時,單靠人民銀行單兵作戰顯然不能令全國人民放心。中國的金融機構之間應以“集體行動的邏輯”,加強合作和協調。我建議國務院成立金融危機應對辦公室,就本次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和金融安全的影響進行全面和快速地評估,制定金融國策,公開投資信息,向中國的所有金融機構提示風險。全國人大常委會也應盡快制定《金融危機緊急應對法》,審議中國在海外的金融投資處置方案,維護海外投資的國家權益,并將反金融危機提高到憲政的高度。

  就對中國實體經濟的影響而言,作為全球最大的出口和投資拉動型的經濟體,全球經濟衰退對中國出口的打擊是不言而喻的。毫不夸張地說,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我們在制定公共政策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如何使多個目標之間達到平衡。從當前來看,防止中國經濟長期下滑的關鍵在于中國本身經濟增長的嬗變,這顯然將是一個長期和痛苦的過程,但美國金融危機也許被動地加快了這個本來應該早已經完成的進程。短期來看,最好的辦法顯然在于拉動內需,而拉動內需的關鍵在于改變目前的思路,一方面,改變扶持大企業的政策,真正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在醫療、教育、住房等民生領域的改革方面一定要堅持“只能變好,不能變壞”的改革原則,讓大家沒有后顧之憂。而不是繼續推高本來已經身處懸湖的房地產,推高房地產來保增長的做法,無疑是讓一輛出故障的車在高速路上飛奔,危險性不言而喻。

  最后,不得不指出,對于世界金融史上這次百年不遇的災難,寥寥數語顯然難以盡述如此宏大的命題。但歸根到底,這畢竟是“美國的問題”,我們切不可因為投資損失巨大而亂了陣腳。美國金融危機也許給中國經濟和金融轉型提供了另一個契機,在全球經濟低潮的時候,實現從外向型為主變成以內向型為主的經濟轉型,改變之前資源耗竭的經濟增長模式。同時,通過積極主動參與全球一致的金融救助行動,從美國金融危機中汲取制度建設方面的諸多教訓,提升中國在世界金融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靜候世界金融“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為中國在未來世界金融秩序的洗牌中爭得有利之地,改變中國金融積弱之現狀。
                              南方網

 


上兩條同類新聞:
  • 世界周報/6大頂級美景 /加拿大受李氏桿菌污染食品 已導致20人死亡
  • 鳳凰網:三聚氰胺風波或向蔬菜蔓延 蘑菇里的殘留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