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川島芳子 - 文茜世界.../兩鳳擁一龍:影響中國歷史的“一夜情”
發佈時間: 10/8/2008 1:48:34 AM 被閲覽數: 147 次 來源:
邦泰
|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 2008-10-07 ] 川島芳子 - 文茜的世界周報 兩鳳擁一龍:影響中國歷史的“一夜情” 2008/10/05 | 大唐百年開國》 大官兒李淵根本不敢造反。 作為一個自幼在軍旅中長大的孩子,他的性格中充滿了堅毅、果敢和叛逆,他反觀自己的父親,的確,父親在避禍,在韜光養晦,但絕不會扯旗造反。為此他決定不再等待,他要做個時代的強者,決不做大隋王朝的陪葬品。 作為唐國公之子,李世民利用自己的身份,黑白兩道通吃,長孫順德、劉弘基等殺人亡命之徒,都被他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可他也知道,這群人光膀子掄菜刀那是沒得說,但想奪取天下,靠這群蠱惑仔肯定不行,必須要蕭何張良一樣的謀臣方可。 他找到了這樣的謀臣,那就是他的摯友----劉文靜。 劉文靜,大隋朝原晉陽市市長,同李世民交情深厚,由于一不小心和瓦崗軍的領導人李密聯了姻,所以光榮入獄。此人極富韜略,性情狂傲,眼高于頂,但正所謂輕狂者必有過人之能,就是這個孤傲的劉文靜,在未來的日子里,為李唐江山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李世民非常善于識人,在這方面,他比李淵強得太多。他還有一個比李淵強的地方,就是心胸寬闊,這在今后的事件發展中我們慢慢交待。 李世民望著劉文靜,劉文靜的眼中閃爍著興奮。 這就叫摯友,你還沒說,他就已經知道你來干什么了。 李世民還沒說話,劉文靜就開了腔:“要收拾現在局面,非學商湯、周武王、漢高祖、光武帝不可!”言下之意沒別的:造反! 李世民更不廢話:“那你說怎么造反?” 劉文靜立刻全盤托出他的想法: 一、舉事可以,但不宜大張旗鼓,以防被人所乘。畢竟這年頭造反的太多了,你就算登高一呼,也沒人搭理你,不如悄然行事,一鳴驚人﹔ 二、籌集兵馬。我劉文靜當了這么多年市長,晉陽市誰牛誰軟,我再清楚不過,只要放我出去,咱給你招個十萬八萬的亡命徒沒問題﹔ 三、你老爹李淵手握重兵,咱老子再給你招個十萬亡命徒,咱們合兵一處,直取長安,俘虜隋王室,各地的中小股義軍為了生存,必來歸附,那時再號令天下,誰敢不從?大業定基矣! 一番話,說得李世民茅塞頓開,大喜過望。什么叫謀臣?所謂謀臣,就是你還在琢磨下頓飯吃什么,他已經幫你把原料佐料都准備齊全了。劉文靜對唐朝有開國定策之功,功不可沒。 話都說明白了,那就開始干吧。 但李世民還有一個障礙沒有解決,那就是他爹李淵。作為兒子,他深知李淵這老頭的秉性。 李淵這個人:對皇權,他一向不敢造次﹔對國家,一向恪盡職守(曾經擊退突厥)﹔對人民起義,他敢于鎮壓(鎮壓歷山飛農民軍)﹔對兒子,特別是能干的兒子,只要日常生活中沒有時刻討他歡心,他就不是很信任。估計自五胡十六國到隋朝,殺君弒父的事情實在太多,給李淵造成的心理陰影很大。 李世民是個干才,自然不精于阿諛奉承,李淵平時不是很待見他,如果貿然提出擁兵自立,老頭子不但不同意,可能還會招來一通臭罵。 所以李世民買通了李淵最信任的人----裴寂。 裴寂時任晉陽宮副監,從職位看,這就是個奉行拍馬政策的人。楊廣為了能隨時游歷,在各處興建行宮,包括這個晉陽宮,搞工程是個肥缺,如果裴寂沒有一定的吹捧功夫,怎能謀到這個職位。 裴寂和李淵的關系簡直就可以用“鐵”來形容,二人非常對脾氣,經常通宵達旦地飲酒下棋做游戲,不分晝夜地玩,說李淵和裴寂是同朝為官,倒不如說他們是一對很要好的哥們兒。裴寂知道,要想在晉陽這個地界兒吃得開,就得和李淵處得好。他做到了,他在李淵面前是大紅人,不但這時候是,終李淵一朝,他裴寂都是響當當的人物。裴寂,自始至終都是李淵的人。 這么個大紅人,別說旁人惹不起,就是李世民也不能輕易結交。 要知道,裴寂自小清貧,父母雙亡,看慣了他人的白眼,巴不得有一天飛黃騰達,這種環境使他的性格變得非常狹隘,屬于有奶便是娘的類型。他仗著和李淵的關系,在李世民面前一向以長輩自居,這類人想買通他,可不是一步到位的。 李世民總有辦法,他的辦法告訴我們,人經常結交一些朋友是有用的。 他有個朋友叫高斌廉,經常和裴寂一起賭博,李世民就從高斌廉身上下手了。 于是這段日子裴寂賭錢總是贏,高斌廉總是輸,裴寂越來越高興,心里舒坦,一舒坦,什么事兒都好說,所以這段日子李世民想和他說說話,搞個一日游什么的,裴寂一般都很賞面子。李世民終于和裴寂挂上了鉤。 有錢賺,什么都好辦。裴寂很快答應,扯旗造反一事,他來跟李淵說,就不信這么多年的交情,還說不服他? 裴寂去了。 話雖然吹得很大,裴寂可不傻,他回到行宮,拉上兩個宮女,直奔李淵處。 這段省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字,反正李淵很爽,事實証明老頭子體力還行,身體倍兒棒。 于是裴寂趁著李淵高興,說了李世民的打算,并勸李淵:“你兒子早准備好了,你不干,他自己也得干,到時候你還左右不是人,反正現在大隋朝四面起火八面冒煙,不如反他娘的。”這一席話恰似給了李淵一悶錘,李淵先是傻在那里,半天才嘆氣說,既然這小子已經准備好了,我也只有干了。 李淵并不傻,只是缺少點勇氣,他知道隋朝快完蛋了,但總要有人推他一把他才敢下決心。 現代人一提起李淵,面前就浮現出一個上嘴唇直哆嗦,就知道幫李建成、李元吉變著法兒地害李世民的昏君,其實這不公平。李淵作戰勇敢,武藝十分高強,他曾經連發七十箭,射退農民軍騎兵,在對農民軍歷山飛的作戰中,他身先士卒殺入敵陣,鏖戰于數萬人中。李世民能有此剛毅的性格,不能不感謝李淵,是李淵給了李世民軍旅生涯,是李淵自小教李世民習練武藝,殺敵報國,是李淵教他兵書戰策,行軍布陣。 沒有李淵的教誨,就沒有后世的唐太宗李世民。 我們不能因唐太宗的光環太盛,而盲目地否定李淵。 隋大業十三年三月,李淵起兵于太原,兵鋒直指長安,起兵名義:幫助隋室匡復天下。 此時楊廣被困在江都,齊郡杜伏威義軍渡過淮河,直指江都,而于大業六年起義的瓦崗軍,也在李密的領導下攻破隋朝的大糧倉----興洛倉,隨后李密稱魏公,瓦崗軍數十萬,攻陷河南各郡。 群雄逐鹿的局面形成了。 |
|
上兩條同類新聞:
世界周報/顯赫江青是如何被捧紅的?/1945年毛澤東和蔣介石在重慶談判前的祕密情報戰世界周報/金融海嘯,絕對市場自由惹的禍/孔子因吃不上豬肉周游列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