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美國財經風暴正掀起第三波 2008/10/08 | 美國《僑報》10月8日發表社論指出,如果說, 去年刮起的美國財經風暴,第一波是以房地產泡沫破滅而引起的次貸危機, 第二波是以大銀行和大保險公司破產倒閉為標志的金融危機,現在, 風暴正進入第三波, 制造業將成為下一個倒下的傷者。
社論摘錄如下:
金融風暴的必然結果, 是信用緊縮。目前,流動性短缺危機席卷了美國的主要金融機構。金融機構之間誰都不信任對方,誰都不愿意借錢給對方,直接導致了金融機構間借貸成本提高,信貸數量和規模萎縮。這勢必波及到實體經濟。
流動性短缺首先減弱了企業的投資意愿。很多企業在這種情況下開始紛紛削減支出。
全球最大電信公司AT&T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蘭德爾﹒斯蒂芬森9月30日承認,因為缺少買家,該公司未能如期發行商業票據,公司投資計划受到影響。大企業如此,信用程度不高的廣大中小企業更是雪上加霜。一位在加州經營果園的農場主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抱怨說,三年前她開始創業時,很輕松地借到了50萬美元貸款,如今自己的產品已經小有名氣, 要貸款擴大投資,卻沒有一家銀行愿意回她的電話。
企業投資的衰減使得制造業受到沖擊,而首當其沖的是曾經是美國經濟支柱的汽車業,因為信用緊縮必然直接影響購車者的汽車貸款。通用汽車公司首席運營官弗里茨﹒亨德森說,美國汽車市場經歷著近20年來未遇的蕭條景象。福特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艾倫﹒穆拉利透露,福特汽車公司很可能申請破產。據報道,克萊斯勒今年迄今已虧損4億。布什總統近日對汽車制造商提供250億美元貸款,使得三大汽車公司成為銀行業后,需要政府大輸血的企業。
流動性短缺危機也會影響到消費。財政部長鮑爾森9月19日在宣布他的7000億美元救援計划時曾說,流動性不足的后果是普通美國人的個人儲蓄受到威脅,消費者和企業借貸、支出、投資以及創造就業機會的能力都會被削弱。咨詢機構MasterCard Advisors日前發布的調查報告稱,隨著美國金融危機惡化,銀行和退休金賬戶縮水令消費者深感憂慮,并全面縮減支出。該報告顯示,過去一年,沒有一個支出類別上升。
投資和消費走弱,經濟衰退就難以避免了。權威機構、專家學者紛紛對經濟前景發表悲觀的預測。高盛日前發布報告中指出,美國經濟衰退幅度將遠大于原本預期,未來2個季度GDP都會呈現負增長,到9月底失業率將達8%。而最大危機是信心的削弱和恐慌的蔓延。根據一個最新民調,10個美國人中就有6個認為美國很有可能進入另外一個經濟蕭條時代。10月6日,因為對經濟狀況絕望,洛杉磯縣波特牧場一男子槍殺了家中5名成員后自殺,成為金融風暴的最新犧牲品。 在房地產、金融、制造業、服務業相繼倒下之后,美國經濟還靠什么支撐?
從目前來看,科技業成為危機中的最后一個堡壘。盡管在風暴中,科技行業還是難以獨善其身,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一路跌到了近3年多的最低水平。然而,許多高科技企業的領軍人物,對前景還充滿信心。甲骨文的聯席總裁凱茨(Safra Catz)對投資者宣稱,它們并不認為自己將受到什么實質性的沖擊,因為公司業務對金融行業的依賴程度是極為有限的。微軟的首席執行官鮑爾默也表示,盡管科技行業對于當前的經濟危機并不免疫,但是他仍然認為這一行業具有“相當的浮力”。
科技業的信心并非空穴來風。正如蓋茨所言,借助技朮創新推動全球經濟找到新的增長點,尤其是旨在促進糧食增產的新技朮和減少環境污染的新能源開發,料將推動經濟發展,幫助美國避免大衰退。目前,科技創新方興未艾,不僅在美國,中國、印度也有許多人從事新藥品、新軟件和新能源開發。
美國財經風暴來勢洶洶,席卷全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金融業已經倒下,制造業正在傾斜。而高科技行業能否在危機中挺住,成為觀測風暴的晴雨表。
| 六成美國人相信大蕭條在際 百萬人民將無家可歸
2008/10/08 | 六成美國人相信大蕭條在際 百萬人民將無家可歸
唯一 CNN Money的文章說,星期一的民意調查顯示,有六成的美國人認為很有可能會發生大蕭條,這意味著失業率達25%,百萬人民將無家可歸,食不果腹。
這次民意調查是由CNN/Opinion研究部門舉行的,參加這項調查的有逾千名美國人。
根據30年代大蕭條的狀況,衡量出現大蕭條的標准為:
1. 失業率達25% 2. 大批銀行倒閉 3. 上百萬美國人無家可歸,處于飢餓狀態。
在民意調查中,有21%認為大蕭條非常有可能發生,38%認為大蕭條有可能發生。29%的人認為不一定會發生,13%的人相信沒可能發生。
不過,很多經濟學家雖然覺得目前的經濟狀況很危險,卻并不認為大蕭條會卷土重來。
經濟周期研究中心的經濟學家Anirvan Banerji說:“今年一年我們都處于經濟衰頹中,情況可能還會更糟。不過,這個衰頹還是比較緩和的,離真正的蕭條還很遠很遠。”
上個星期有一項針對經濟學家的調查,內容主要是關于政府7000億救市會發生什么影響。在這項調查中,顯示不少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的失業率在明年第二季度應該會升到7%。
在CNN Money對經濟學家進行的調查中,有不少人認為如果政府救市計划不能象預期的那樣奏效的話,明年美國失業率將達到10%到12%之間,也就是說是目前6.1%的兩倍。不過仍然是1930年大蕭條時期失業率的一半而已。
Banerji預期的最糟糕的情況也就是失業率超過10%,他認為發生大蕭條是不太可能的。 他指出,大蕭條的其中一個指標就是失業率達到目前的兩倍或者三倍。
大蕭條的另一個現象是國民生產總值大幅度下跌,在1932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下跌13%。
經濟學家普遍預測2008年第四季度美國國民生產總值下跌1.1%,2009年第一季度下跌0.5%。由CNN Money進行的調查顯示,一些經濟學家認為最差的狀況是美國國民生產總值下跌2%到4%。
因為現在有了比較健全的社會福利,失業保險制度以及銀行保証金制度,這次經濟危機不會像以前一樣嚴重,在大蕭條時期這些制度都不存在。
專家認為聯邦儲備也不會重復30年大蕭條時期所采取的那些錯誤政策,在那個時候聯邦儲備不肯借錢給銀行,而這一次卻向銀行系統注資上千億以刺激經濟。
Banerji說世界各國的央行會一起努力避免大蕭條的發生。
另外,民意調查還顯示,84%的美國人認為現在美國經濟較差,53%的人認為是非常差。受調查的經濟學家普遍認為美國經濟現在已經在衰頹中。
這次民意調查的結果比上一次美國經濟出現衰頹時的調查結果要差。上次是2001年,但是只有1/3的人認為美國經濟很差。2001年后半年失業率一直上升,經濟也一直不振。
這次民意調查中,有36%的人說現在金融危機直接影響到了他們的生活,有19%認為明年會影響到自己,只有8%的人說不會受到影響。
Benerji擔心美國人和企業會大量減少消費,使經濟更糟。因為減少消費會導致更多的失業和更嚴重的經濟衰頹。
他說:如果很多人都相信會發生大蕭條,這種悲觀心理只會使衰頹更嚴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