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房地產開發商們在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里使出渾身解數,搞大規模促銷、推出較大幅度的價格優惠,但中國主要城市的樓市在本次黃金周里的表現並不“黃金”,唯見人氣得到恢復,但總體成交尚待回暖。 據本報了解,在本次黃金周里,廣州看樓的人多,買樓的人少,多數廣州人仍對樓市抱著觀望的態度。業內人士一般認為,廣州樓市剛性需求依然存在,只要價格調整到位,購房者還是會積極入市。 在廣州,價格仍然決定了市場,金周期間銷售成績最佳的兩個大盤的每平米均價都在4000元人民幣(約860新元)以下。 據中國媒體報道,北京、西安、上海及深圳等其他主要城市在“十一”黃金周里組織的樓盤展銷會基本上都是場面紅火,但成交極為慘淡。 北京期房銷售同比降72% 據報道,北京期房的銷售同比下降近72%,日均成交住宅只有69套,超出了很多專業研究人士的預期;至于深圳,“十一”黃金周的秋交會表面喧囂,但最終慘淡收場,日均成交僅63套,均價也自近一年半來首次跌破萬元。 西安在黃金周期間日均成交住宅百套左右,但部分樓盤長假期成交為零;上海則有數據顯示,10月4日和5日(黃金周的最後兩天)的成交單位分別僅有183套和175套。 著名地產評論人牛刀指出,從黃金周可以看出,中國房價的下跌已經不是局部城市,基本已經蔓延到全國各大城市,就連一些三線城市的房價也開始了下挫。 中原地產華北區總經理李文杰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訪問時則表示,今年的黃金周有其特殊性,它是中國假日改革後唯一的一次長假,為此很多人都出去旅游了,而不是留下來看房子。本次黃金周的樓市情況應該結合假日制度改革和市場情況綜合來分析,目前還不能準確判斷整體市場情況,行業內更關注的是黃金周後一到兩個星期的市場表現,這將決定市場是否真正步入頹勢。 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在針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一份最新分析報告中說,中國主要城市的房價已明顯出現壓力的痕跡,畢竟過去的漲幅過于凶猛,例如上海的高檔房價就在一年內爆增超過50%。因此,現在出現的價格調整並不讓人意外,先是深圳帶頭(房價下調),然後蔓延到杭州、南京及其他主要城市。 與此同時,在人民幣持續增值、通貨膨脹加劇、出口增長放緩的影響下,中國近期有很多工廠先後倒閉。因為這樣的經濟情況,以及房價已超出普通老百姓的能力範圍之外,才會引發目前的中國房地產市場調整。 第一太平戴維斯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未來的前景將取決于中國經濟和其出口市場的實力、以及中國政府在擴大內需和吸引外來投資的表現。 這家國際知名的房地產服務商在報告中寫道︰“直到這些因素明朗化,中國房地產市場仍會處于不穩定階段,這將繼續對房價帶來(負面)沖擊。但值得一提的是,不像一些西方國家,中國的經濟基礎是非常穩固的,因此它的房地產市場還是有長期的投資潛能。” 在中國各大城市的樓市已明顯處于下滑通道的前提下,新華網日前報道,業界指出,官方房地產政策的松動是必須的,而且非常必要。房地產專家表示,從國內整體形勢來看,擴大內需很重要,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對擴大中國市場的內需有幫助,因此,對政府而言,激活樓市的任務是很緊迫的。 另一方面,房價繼續下降是否有利于促進房屋的銷售,業內也有爭議。李文杰說,當前主要的問題是市場已經失去了信心,房價繼續下降只會讓市場信心繼續流失,對恢復市場沒有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