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红色间谍阎宝航 曾是宋美龄身边红人/林子祥公園孤身吃盒飯/ 《三國》陳好貂蟬起舞/故乡的原风景
發佈時間: 10/22/2008 4:14:16 PM 被閲覽數: 135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61歲林子祥公園孤身吃盒飯 倍感淒清(組圖)
 
 
娛樂頻道

剛滿61歲的(阿 Lam),近年鮮有出碟,今年只客串過電影《歲月情》且出席“香港同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9周年文藝晚會”任表演嘉賓。昨日(10月21日)出版的《東周刊》報道稱,林子祥于半退休狀態下,並沒有與太太葉文享受生活,反而各自各精彩,林子祥每日單獨行動,太太葉文則與友人另有節目,夫婦關系看似淡如水。林子祥與葉文各自有興趣,男方愛打高爾夫球,女方則愛上運動量較大的羽毛球,還一度與羽毛球教練楊尚仁傳緋聞。

上星期,林子祥如常早上出門,棄用座駕從跑馬地乘搭電車到筲箕灣,林子祥並沒有明星的架子,紛紛與街坊打招呼,可想而知他經常出入該區,與街坊相當熟悉。林子祥在星期日的“Family Day”也如常到工作室工作,下午便到附近的燒臘店購買13元的盒飯,但他並不是到工作室吃飯,反而選擇到公園吃飯,顯得很孤獨。另一邊,葉文則相約定居外地的父母到灣仔“大婆牛肉面”午膳,之後還與父母及助手到超市購物,全程不見林子祥,可見二人夫婦關系撲朔迷離。


750) this.width=750">

2008年10月22日,香港,上星期,林子祥如常早上出門


750) this.width=750">

林子祥選擇到公園吃他的飯盒,感覺很孤清。


近期工作量勁少的林子祥到燒臘店買了一個13元的飯盒。


750) this.width=750">

林子祥如常坐電車由跑馬地到筲箕灣。


 
柔、美、媚 新《三國》陳好貂蟬起舞秀身姿(組圖)
 
 
騰訊娛樂

日前,由高希希執導的《三國演義》在河北涿州正式開機,陳好憑借清新典雅的氣質和扎實的舞蹈功底,成功在劇中為數不多的幾個女性角色中佔有了一席之地,飾演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繼開機發布到劇中主演定妝以來,陳好的貂蟬扮相得到了觀眾們的一致認可,都認為其完美的詮釋了貂蟬的絕色之美。

據悉,當時被高希希邀請飾演《三國》中貂蟬一角的陳好,想都沒想便一口答應下來,這也是陳好唯一一部不看劇本就答應出演的作品。而如何演繹出貂蟬為國家獻身的崇高氣節,再現貂蟬美貌與智慧並存的形象,則是陳好面臨的最大挑戰。

劇中的貂蟬有大量的舞蹈戲份,也正是因為貂蟬這兩段絕美的舞蹈才分別吸引了董卓和呂布,成就了王允的連環計,也成就了《三國》故事的開篇,因而這兩段舞戲便成了促成整個故事發展的重中之重。為了更好的展現這一情節,劇組特意找到專業研究漢代舞蹈的老師,為陳好編排動作,以展現貂蟬這一角色的柔、美、媚。

750) this.width=750">


750) this.width=750">

750) this.width=750">


750) this.width=750">

盡管如此,做足了準備的陳好在首次接觸漢代舞時,舞蹈的復雜程度還是超出了陳好的想象,也讓陳好在練習上吃足了苦頭。不過正式拍攝當天,陳好流暢的動作和優美的舞姿折服了所有工作人員。高希希對陳好的表現亦非常滿意,認為“陳好完全演繹出了貂蟬的神型氣韻”,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相信在接下來的拍攝中,陳好將會更好的向大家展現在歷史劇《三國》中,成功地顯示出了一個絕色女子的膽量與智慧,加速了漢末軍閥戰亂時代的結束,促成了一代雄才曹操、劉備、孫權等人的崛起的重要人物的角色內涵,最終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將不單是唯有傾國之貌的美女貂蟬,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林海绝壁映秋水








































背景音乐:故乡的原风景


摄影像机:Sony A350 镜头 DT18-250mm


取景于 Castlewood State Park in St.Louis 10/2008 by 雪满山





 

 

   

揭秘中共“红色间谍”阎宝航

曾是宋美龄身边红人


2008/10/22 


 阎宝航,共产党隐蔽战线的传奇人物、战略情报家。他既是张学良的挚友,又是蒋介石及宋美龄身边的“红人”,更是周恩来单线联系的“特殊人物”。从隐蔽战线到外交战线,阎宝航演绎了传奇的一生。但很多年来,阎宝航的经历一直鲜为人知。

  宗道一 彭娌娌

  充满传奇色彩的“特工”

  1949年12月16日,政务院第11次政务会议通过了外交部所属机构工作人员任命名单。18日的《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这一任命名单。其中,40岁的王炳南担任办公厅主任,曾任辽北省人民政府主席的阎宝航任副主任。

  阎宝航,这位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院、代号“保罗”的中共高级“特工”当时不过54岁,但是对于处在襁褓里的外交部,对于众多风华正茂的年轻外交官而言,阎宝航毕竟饱经时代岁月风霜。彼时,阎宝航还没有公开他的共产党员身份。何况,阎宝航加入中共后并不归地下党领导,是属于周恩来亲自单线掌握的“特殊人物”。所以,即便在外交部,阎宝航的身上也笼罩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阎宝航字玉衡,1895年4月6日生于奉天(今辽宁省)海城县小高丽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8岁那年,阎宝航考入奉天两级师范学堂。因待人热情,诚挚笃厚,被同学戏称“阎老佛”。毕业前夕,出身寒门的阎宝航深感贫苦子弟读书之难,便和昔日同学好友魏益新、张泊等,利用景佑宫3间破庙,在沈阳创办贫儿学校。阎宝航的这一善举得到了张学良将军等人的支持,总共有千余贫穷少年入学半工半读,接受教育。差不多同时,阎宝航受聘奉天基督教青年会,他和张学良的友谊就是这个时候建立起来的。阎宝航最终成了张学良的政治“知己”,日后为其长期所倚重。郭松龄将军倒戈为张作霖所杀,阎宝航因平素与之过从甚密而涉嫌“郭党”,即赴欧洲留学。他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院攻读哲学和社会学,尔后又去丹麦等大学考察。西欧、北欧之行使阎宝航萌发了最初的革命思想。1927年回国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革命处于白色恐怖的低潮,阎宝航毅然通过苏子元向中共满洲省委组织部长吴立石申请入党,终因联系中断而未果。

  济南惨变发生后,东北民情激愤,组成“东北国民外交协会”,阎宝航被公推为常务会主席。这无疑是旧中国最早的民间外交团体。也许,这为阎宝航日后的官方外交生涯吹奏起第一声号角。

  1934年1月,从欧洲返回国内的张学良拥戴蒋介石,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豫鄂皖剿匪副司令”。蒋介石还聘请阎宝航担任“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书记兼总干事。

  “新生活运动促进会”是蒋介石的“夫妻店”,蒋、宋两人分任总会长和指导长,那个时候,阎宝航和蒋介石还曾共用一个大办公室。阎宝航博得了宋美龄的信任和众多国民党上层人士的敬重,为沟通东北军与多方面的关系作出了贡献。同时,在张学良的保举下,阎宝航还出任“委员长行营”少将参议。武汉会战期间,他又被委任为国民党军委政治部党政设计委员会设计委员。阎宝航成了蒋介石、宋美龄身边的“红人”,这为他后来所从事的国际情报工作制作了一件漂亮而华丽的“外衣”。

  谜一样的“神秘人物”

  对阎宝航而言,从事秘密情报工作真是如鱼得水。阎宝航的职业掩护,三教九流、黑道白道几乎都有,这使他的各方面条件“得天独厚”,几乎是水银泻地,无孔不入。阎宝航还是国民党中央赈济委员会顾问、中国经济事业协进会理事、大明实业公司总经理。通过在“四维学会”的旧时相识,阎宝航还发展与复兴社骨干分子的关系。阎宝航还广交国民党CC系、军统、黄埔系、政学系各个“派系”、“山头”的主流人物陈立夫、戴笠、康泽等人,与之建立“特殊关系”。他巧妙周旋于宋美龄、冯玉祥、孙科、张群、于右任等国民党名流之间,觥筹交错,衣香鬓影,广泛应酬天南海北的各路头面人物。

  半个世纪后,阎宝航的亲属这样回忆:“阎宝航认为情报工作如大海捞针,除抓住重要关节展开活动外,为广泛搜集情报,他无时无刻不活跃在一切可能利用的场合。有时他以富商大贾的身份,西装革履出现在美军俱乐部的舞池;有时打着V字手势搭乘美军汽车;有时又挽起袖子和国民党军官聚会在赌场。有一次地下组织的情报送迟了,误了接头时间,阎宝航就利用警方拦住郊线客车进行检查,亲自把情报交给在车上的我方交通员。”

  阎宝航在很多人眼里是谜一样的“神秘人物”。中统一特务头子谈阎宝航给他的印象时说:“一副欧美士绅的派头,举止潇洒,谈吐豪放,落落大方,身上如有磁石,张口就能把人抓住,无人不交,无所不到, 他究竟是个什么人物,真是扑朔迷离,令人费解。”

  “阎家老店”的掌柜

  1939年,带着周恩来、李克农关于建立情报机构和设置电台嘱托的阎宝航举家迁移,抵达重庆。他在两路口一带,一个非同寻常的住宅区——重庆村17号安下身来。从此,这里成了中共的一个秘密联络点,即“阎家老店”。周恩来常轻车简行来到阎家二楼上客厅或顶楼举行会议,商讨布置工作,董必武代表中共南方局也曾在这里安排重建“东北抗日救亡总会”党组事宜,还曾邀请民主人士进行宪政问题座谈。

  1941年,经中共中央郑重决定,由周恩来授命阎宝航在重庆秘密组建情报小组和设置无线电台,重点进行国际情报的搜集。在风雨如晦的年月里,阎宝航和北碚的秘密电台曾经一起经受了最严峻的考验。

  1942年,阎宝航的长女阎明诗也由周恩来一手安排,由延安调回重庆养病,协助父亲阎宝航的情报搜集工作。她主要负责将情报译成密码,用药水写在手帕上,设法交给重庆郊外北碚的秘密电台和秘密交通员。阎明诗的密码本其实就是一本《圣经》。她是共产国际情报战线在中国唯一的女电译员。40多年后,1995年俄罗斯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时,这位中共隐蔽战线上的优秀女战士和已长眠28年的父亲同时获得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发的“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功勋纪念章”和证书。

5年情报生涯3件重头“杰作”

  在阎宝航将近5年的情报生涯里,侦获德国进攻苏联的准确日期、日本偷袭珍珠港和日本“关东军”在东北中苏边境详细部署,是其最足称道的3件“杰作”。

  1941年5月的一天,国民政府驻德武官桂永清,在柏林与一个德国军官闲谈时,慨叹中国东北、华北、西北的问题难以解决,那个德国军官听后便吹嘘说:“中国问题太简单了,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之后就会全部解决了。”



  桂永清密报蒋介石:“纳粹德国决定6月20号左右约1星期内开始进攻苏联。”希特勒实际上用明确无误的语言向国民党蒋介石暗示:苏联将很快灭亡!这个消息很快在重庆国民党高层不胫而走。而苏联高层和苏联的真正盟友——中共,却都蒙在鼓里,毫无察觉。

  此后不久,德国军方代表访问重庆。德国驻华大使馆武官为其到访举行酒会,阎宝航作为政治设计委员也应邀出席。但见烛光摇曳,气氛不同以往,宾主把盏碰杯之间弹冠相庆。阎宝航见状便不解地问于右任、孙科:“今晚诸位为何如此兴高采烈?”于右任拉过阎宝航,和孙科一起在其耳边喜不自禁地悄声说道:“德国马上要进攻苏联了!”国民党顽固派当然欣喜若狂,他们一厢情愿的如意算盘是德国进攻苏联,日军当然北进与之配合,中共的敌后主力势必北调抗日,以策应苏联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而国民党可堂而皇之收复失地,坐收渔翁之利。何况,苏联被消灭后,日本就有更多精力打击共产党。阎宝航听罢,极力使自己在很短时间里镇静下来,不动声色来到孙科身边。阎宝航努力用平静的口吻向孙科“取证”。谁料孙科将“绝密”和盘托出,并且补充了一句极为重要的独家“佐证”:“这是委员长亲口对我说的!”

  阎宝航当即借故匆匆离席。如何火速报告周恩来呢?因事先有约定:凡事通过情报系统联络,绝对不能去驻重庆办事处。晚上也不便去苏联大使馆找罗申武官。天无绝人之路,阎宝航回家后,发现此时情报小组成员李正文正好在阎家!于是,受阎宝航之托,机智的李正文立即将情报通过秘密渠道送交周恩来。随后,李正文亲自将这份情报送到苏联大使馆。延安很快收到周恩来从重庆发来的情报。根据中共最高领导层的指示,这份已被译成俄文的重要情报最后交到了苏联红军情报人员手中。

  1941年6月21日凌晨,斯大林从一名德军投诚人员中获悉:德军将于22日凌晨向苏联发动进攻,这才使阎宝航及苏联间谍佐尔格的情报得到确切证实。苏联红军总算提前了24小时,得以免遭灭顶。1941年6月的最后一天,苏德战争爆发后的第8天,斯大林特意给中共中央发来了一封电报:“感谢你们提供了德国进攻的准确情报,使苏联提早进入了战备状态。”这是斯大林给中国共产党的唯一的一封感谢电。

  1944年11月下旬,阎宝航从军政部密码破译机构获得日军调动和将对夏威夷瓦胡岛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情报,立即报告周恩来和罗申。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4年仲夏,阎宝航通过老友宁恩诚的内弟、国民党政府国防部三厅副厅长纽先铭,搞到了有关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境内的全部详细材料,“包括陆空军的布署、设防计划,要塞地址、兵种、武器、翻译人数、将军姓名等一全套内部机密资料”。

  1年后,由于拥有情报上的绝对优势,苏联得以对“关东军”了如指掌,尽得先机。苏联红军在8月8日对日开战后,按阎宝航事先提供的情报,“按图索骥”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全面突破了“关东军”经营十几年的防御体系,彻底摧毁了号称日本“王牌军”的“关东军”。因苏联进攻迅速,东北并未遭到大的战争破坏,完好地保存了工业及交通设施,使东北解放之后很快恢复生产,成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后方基地。阎宝航为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但是他后来十分低调地说:他所提供的“这份材料对于苏军出兵东北,很快消灭了关东军也是有帮助的。”李克农高度评价阎宝航卓有成效的情报工作:“你的情报工作不但对中国革命有贡献,对世界革命也有贡献!”

  含冤离世英雄无名

  十年“文革”动乱,阎宝航也未幸免。1967年11月7日,阎宝航以所谓“东北帮叛党投敌反革命集团”“要员”的罪名被投入上个世纪50年代由苏联专家帮助设计、专门监禁高级政治犯的秦城监狱。仅仅过了半年,含冤去世。

  1978年1月5日,中共中央在八宝山为阎宝航举行“骨灰安放”仪式。

  1995年11月1日,在俄国驻华使馆举行了一个特别的仪式。罗高寿大使向肃然而立的人们宣读了叶利钦总统签署的授予阎宝航及他领导的情报小组成员阎明诗、李正文同志以“伟大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章”的命令。罗高寿大使评价说:“阎宝航同志1941年6月16日提前向苏联提供了关于德军进攻苏联日期的准确情报,在二次大战最后阶段在苏军对日作战前提前向苏联提供了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的详细军事部署资料。这两件事将载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史册。”

  (据《大地》2008年第10期)


 


上兩條同類新聞:
  • 秋色赋/云雀飞翔 /唐伯虎身世坎坷/宋代多“單身貴族”/五千年前古代金首飾
  • 《阿甘正传》——生命是一种无法安置的忧伤/揭祕:朝鮮的“延安派”是如何被清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