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 | | |  | | 什么是成功的照片 云漫 看到楼下的讨论,我把自己以前在别处发的一些感慨贴过来供大家批判。
摄影的核心是什么?是主题而不是主体。 初学者常常混淆了这两者的重大区别。 同样一个主体 --- 一份风景,一个人,一只抽水马桶,一个垃圾场,你可以把它拍的很美或很丑,很阳光或很阴暗,很快乐或很悲伤,很平常或很精彩。关键是你自己观看这个世界的角度,和你主管想要表达的情绪。
。 在美丽的地方拍到美丽的风景,考验的主要是你的耐心和运气。 。 在平常的事物中看到不平常的精彩,方能显出你的艺术眼光和技术技巧。
“To me, photography is an art of observation. It's about finding something interesting in an ordinary place... I've found it has little to do with the things you see and everything to do with the way you see them.” - Elliott Erwitt
It takes a lot of imagination to be a good photographer. You need less imagination to be a painter because you can invent things. But in photography... everything is so ordinary; it takes a lot of looking before you learn to see the ordinary. - David Bailey
× × ×
一幅成功的照片,要有成功的四个C: 主题(Concept),构图(Composition),色彩和对比 (Color & Contrast),和技术控制 (Camera Control).
Concept: 主题和创意是照片的灵魂,是拿起相机之前甚至看到景物之前我们心中已经有的画面,想法和感情。为什么训练有素的摄影师和平常人看世界的方式不同?因为摄影师不是被动地去看世界,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在真实世界中寻找心目中理想。
Composition: 构图(包括景深控制)是照片内容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必须在按下快门前就尽可能精确地控制好。后期很难对之再做调整 --- 裁减过多对画质影响太大;在画面上加减元素则已经脱离传统意义上摄影的范围。
Color & Contrast: 色彩和反差直接影响情绪的表达。控制好它们最关键的因素,是等待,选择和控制(如人工布光)适合于主题的光线和天气条件。除此之外,在胶片机上,通过选择合适的胶片以及曝光来叙述色彩,利用传统暗房来调整全局或局部反差以实现心目中艺术创意,同样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胶片不同,数码相机传感器所能记录的只不过是灰度信号,我们只能通过数字后期来把这些原始数据翻译和描述出心目中所需要的色彩和反差。数码革命使得后期处理不光变得非常便利,同时也成为一种必须。由此而言,一个只依赖机身算法直出JPG文件,高呼“此片绝对没有PS”并以此为自豪的摄影者,就如同一个只用波拉片的胶片摄影者。这样的心态所反映的并不一定是他们水平高,而是创作不认真不到位。很难想象亚当斯和韦斯顿会以不用暗房处理为荣。
Camera Control: 熟练使用相机,对焦精确,曝光合适,画面清晰无抖动等,是摄影最起码的要求。对摄影师来说这些应该成为本能。
联想到此起彼伏的数码胶片大战,我们可以问一下,难道数码真的降低了摄影的门槛吗?我看未必。
数码相机不会帮你建立Concept,不会帮助你的Composition。的确,现在相机能帮你对焦测光,可是胶片机同样可以。数码在Color & Contrast方面不能帮你选择漂亮的光线。它唯一能做的事给你提供很大的后期可能。可是任何一个玩过胶片的人都知道,胶片出来漂亮的色彩很容易,因为那基本是胶片厂家和冲洗店的事情。数码后期要调好色彩,看似简单其实相当困难。
数码降低的,其实是网上交流的门槛,和按快门的时候人们对成本的心理负担。 | 安大略省的晚秋 | | |  | 来源:Fruitpassion | 最近几个周末,和多伦多的数位摄友在安省拍摄了很多美丽的秋色.遗憾的是,今天多伦多下起了第一场雪,这意味着,秋天默默地远离了我们......好在我的相机,记录了她凋零前的美丽.
1.Hamilton

2.Webster Trail

3.Terra Cotta

4.Hamilton Trail

5. Webster Falls

6.Terra Cotta

7.Terra Cotta

8.Brampton

9.Brampton

| 俞正声之兄告发被捕 金無怠奉命长期潜伏中情局之谜
2008/10/23 | |
陈之岳 加拿大前特务霍夫曼《内部间谍》一书,揭开金無怠奉命长期潜伏中情局之谜。告发金痃怠的俞强声为中国叛逃美国的情报高官,是现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之兄,目前在美隐居,受中情局保护。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下午,三名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探员开着一部普利茅斯型(Plymouth)公务轿车,专程到华府附近的亚历山大利亚(Alexanderia)敲金無怠住家的大门。金無怠亲自开门,探员向他表示正在调查一桩机密资料?漏给中国情报单位的事情,他们想请教金無怠几个问题,也许对案情会有帮助。金無怠毫无疑心地邀请三名探员到饭厅坐下来谈,并说很愿意回答问题。
六个小时后,金無怠被逮捕了。联调局指控金氏在中央情报局(CIA)服务三十年期间,偷窃大量情报给北京,伤害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利益,是中国潜伏在中情局的间谍。神情虽显惊惶,但态度仍保持镇定的金氏,当场向探员认罪,坦白承认三十年来一直向中国提供情报。金無怠很从容地向探员述说他开始为中共当间谍的往事,他从北平燕京大学开始讲起。
金無怠被捕的消息传开后,震撼美国华人社区和海峡两岸,华文媒体连日大篇幅报道这项新闻。金氏被捕三个月后,却在维珍尼亚州曼纳沙斯(Manassas)监狱自杀身亡,死时六十三岁。金氏是用塑胶袋蒙住头部,再用一条鞋带系紧袋子,窒息而亡。金氏的死亡,使这桩间谍案更加离奇、诡谲。再加上一九八六年九月,中国资深特工俞强声叛逃美国事件曝光,大家马上联想到俞强声投奔美国和联调局破获金案的关系。
二十多年来,北美华人社区和两岸并未忘记金案,网络上亦常出现有关金痃怠与俞强声的捕风捉影之谈,然皆欠缺可信度。曾获加拿大麦基尔(McGill)大学政治学硕士并在加国情报局反间组中国科做过八年特工的作家陶德·霍夫曼(Tod Hoffman)最近推出细心研究和采访的着作,深入探讨金痃怠事件,书名为《内部间谍??金痃怠和中国对中情局的渗透》(The Spy Within:Larry Chin and China's Penetration of the CIA)。这本由美国新罕布什州汉诺瓦(Hanover)市史特福斯(Steerforth)出版社出版的三百零九页着作售价美金二十六元九角五分,可说是有关金案的第一部完整、详尽的英文专书。为本书搜集资料时,曾获得当过美国驻中国大使的中情局老特工李洁明(James Lilley)协助,并曾和参与逮捕金痃怠的联调局探员以及金氏的中情局同事访谈。
金無怠毕业於燕京大学
金無怠於一九二二年八月十七日生於北京(二十年代末北伐成功后易名北平,一九四九年再改回北京),一九四零年进入燕京大学,中间辍学多年,为英、美驻华单位做事,一九四七年始毕业於新闻系。金氏向联调局自白说,他的燕大左倾王姓室友介绍他认识一名中共党工,这名党工希望他在美国驻华机关做事,为中共搜集情报,金氏一口答应。一九四八年金氏任职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开始他的间谍生涯。网络盛传他在一九四四年被周恩来吸收当间谍,并不正确。
一九五零年五月,金無怠随同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迁移香港。一九五一年六月底朝鲜战争(韩战)爆发,金氏被派往韩国协助美军讯问中国战俘。据金氏日后口供,他在韩战期间,常把美军动态和战俘营情况秘密通报中共。一九五二年五月,金氏调至冲绳中情局所辖的对外广播情报处担任语言专家,直至一九六零年十二月。一九六一年一月,金氏移往对外广播情报处加州圣罗莎(Santa Rosa)办事处;一九六五年一月归化为美国公民。五年后圣罗莎办事处关闭,金氏向纽约联合国总部申请工作,因健康关系未获录取。但设在维珍尼亚州罗斯林(Rosslyn)的对外广播情报处总部仍聘他上班。一九七零年,金氏获提升为中情局译员兼分析员的职位,可以接触到最机密情报。一九八一年七月一日,金氏自中情局退休,获副局长尹曼(Bob Inman)颁发奖章。事实上,金氏在中情局近三十年,考绩极好,屡获表扬。
一九八二年十月,联调局突接获中情局紧急密码电报,中情局说有一名中国间谍渗透该局,但一直查不出什麽人,希望联调局介入调查。据事后得知,告知中情局有中国间谍埋伏的人,就是中国国家安全部外事局局长俞强声,俞氏又名俞真三(Yu Zhensan),《内部间谍》这本书即以Yu Zhensan称呼俞强声。俞强声是现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之兄,出身名门,他父亲俞启威,又名黄敬,曾介绍江青加入中国共产党,也是她的情人。俞启威是浙江绍兴人,亦为前台湾国防部长俞大维的堂侄。俞启威后与史学家范文澜之妹范瑾结婚,育有俞强声和俞正声二子。俞大维的孙子亦按照俞家「大、启、声、振、家、邦」辈份排列,取名为俞祖声。俞启威曾任天津市长、一机部长,五十年代末病死。
俞强声是康生乾儿子
俞强声毕业於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是中共特务头子康生的乾儿子,经康生推荐进入特工机构。尼克逊总统於一九七二年二月访华之后,美国开始在北京设立联络处,李洁明於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五年期间,出任中情局派驻北京联络处的首任代表。《内部间谍》一书明确地说,俞强声是被联络处的中情局特工所吸收,显然是指李洁明的继任者。至於李氏本人是否涉及「策反」,《内部间谍》并未明讲。霍夫曼认为俞强声很可能是在一九八一年被中情局收买。
以俞强声在国安部的地位与职权而言,并没有资格获悉金痃怠的任务,但在中情局的指示下,俞强声很积极地找线索,中情局并为俞氏取了一个代号,叫「飞机人」(Planesman)。俞强声发现国安部_?漱_姓女特工掌管该部在北美地区活动的资料,他开始每天注视王女的行动和她所处理的资料。终於有一天在王女的桌上看到了潜伏中情局的间谍(即金痃怠)将在特定的时间到香港及澳门的行程,以及下榻的旅馆名字。俞氏立即通知中情局驻北京的特工。金痃怠身份从此曝光。
俞强声亦曾在揭露金痃怠之前,发掘到一名纽约唐人街天主教堂的神父,其实是中共特工。这名叫马克张(Mark Cheung)的人,是个假神父,被俞强声向中情局告发之前已离美赴香港,再返回大陆结婚生子。一九八六年,俞强声向操控他的中情局特工(handler)透露,他想去美国,不愿在大陆待下去,中情局特工表示欢迎。俞氏利用休假机会到香港,停留一晚,第二天即由中情局安排到美国。一九八六年九月一日,法新社独家报道俞强声叛逃美国,并称他是中共「老革命家之子」。同年九月五日,《洛杉矶时报》引述一名美国政府官员的话说,俞强声即是揪出金痃怠的人。一九九零年三月十七日,李洁明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一篇文章说,金痃怠的被捕,「乃是中情局渗透中国国安部的一次精采表现」。
比俞正声大几岁的俞强声(俞正声生於一九四五年,俞强声生年未详),在中情局保护下隐名埋姓,从此「消失」。中国大陆网络两三年前开始盛传俞氏已遭中共特工毒死,又说被中共特工追到南美洲海中溺毙。这些说法也许是中国大陆爱国网民不齿俞氏行径所编造出来的天方夜谭。俞强声和向中情局告发台湾秘密发展核武的张宪义,都是中情局最得意的策反杰作。
金痃怠为中共提供大量情报,但有不少人认为这些「情报」并非特别机密,而是经过过滤的资料。金氏接受侦讯时,坚认自己并没错,他说他爱美国也爱中国,并称他向中国提供情报,对中美两国都有好处。金氏一再向联调局和法庭表示,毛泽东是在看到他提供的情报后,才放心与美国接触。参与逮捕金氏的联调局探员莫尔(Paul Moore)亦承认:「事实上,金痃怠对美国是做了一些好事。」
联调局说,金無怠三十多年来从中国方面获得了不少好处,并得到了百万美元以上的奖金。金氏常到香港、澳门、多伦多、北京和温哥华等地交付情报,以香港最多。中共亦多半把钱存放於香港某银行,帐户则用别名。金氏好赌,是赌城拉斯维加斯的常客,每次输赢很大;金氏亦善於投资房地产,在华府一带拥有不少房子和公寓
中方否认与金之关系
金無怠与元配仇女士(Doris Chiu)生了三个孩子(现皆已中年,都住在美国),一九五九年离婚;后娶周瑾予(Cathy Chou Chin),金与周是在冲绳从事广播工作时认识,周是播音员。周瑾予一九九八年曾出版《我的丈夫金痃怠之死》(台湾东皇出版),为其夫伸冤。周女士认为金痃怠的「自杀」,疑点甚多;金無怠曾要求她到北京面见邓小平,提出美中交换条件,让他回到中国的建议,但中共否认与金氏有任何关系,周女士极为不满。其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李肇星曾公开表示:「我们同那个人没有关系,美国方面的指控毫无道理。」金無怠死后,移居旧金山的周瑾予曾向报人陆铿表示,她完全不知道丈夫从事间谍行径。她说:「我不知道是他行迹高明,还是我麻木不仁。我们结婚这麽多年,很奇怪,不知道他在做些什麽。」
美中关系像大海,有时波平如镜,有时波涛汹涌,金痃怠和俞强声都是被时代巨浪所冲走的悲剧人物。■
亚洲周刊 | 《我的丈夫金無怠之死》 凌鋒 金無怠與俞強聲的事早不是新聞,怎麼亞洲周刊把它寫成了無痃台?其妻寫的中文書名是《我的丈夫金無怠之死》,請看凌鋒一篇舊 《我的丈夫金無怠之死》1999.4.22 凌鋒 (博讯 boxun.com)
中共間諜案疑雲籠罩美國。經朋友的提點,買了本《我的丈夫金無怠之死》,以進一步瞭解85、86年間的「風雲間諜」金無怠的詳細情況。對溫故知新或有裨益。 金無怠案發時我在香港的《信報》《人在香港》專欄裡寫過兩篇評論。一篇是發表在86年2月15日的《金無怠花心愛國》。一篇是他去世後在2月26日發表的《金無怠之死》。現在看了金無怠夫人周謹予女士這本書,除了了解更多的情況外,我的觀點基本上仍然不變,原來的一些疑雲也沒打消。 關於《金無怠花心愛國》,我指的是他歸化了美籍,自稱是「愛國的美國人」。這個愛國要一心一意。但我不知道他愛的是美國還是中國。「中國政府當然歡迎金無怠的愛國精神(雖然也要付出酬金作為『愛國』代價),但美國政府自然不能容忍他這種『愛國』、實際上是『賣國』的精神。」我也表示,「中國在宣傳愛國觀念時,應該慎重,不要『越界』;同樣,作為一個炎黃子孫,如果選擇了非中國的其它國籍,則其所愛的國,應該是他入籍的國家。」在後一篇文章,我主要對他的自殺表示懷疑內有隱情。當時中國怕影響中美關係而不認帳。看了周謹予這本書後,她的懷疑我也頗有同感。書中固然交代了蒙頭膠袋的來歷,但監獄裡可以留下球鞋的長鞋帶仍然使人疑惑。而悶在膠袋裡致死卻面容平和,沒有那種呼吸困難和掙扎的跡象,也是個疑點。 不過從這本書裡,我主要是想看一下作為一個間諜的「兩面人」生活,居然在20多年中可以瞞著自己的妻子和家人,可謂「反革命兩面派」了。而以他充當中共間諜的角色,卻在後來娶了個在韓戰中擔任瓦解中共軍心的廣播員的「國民黨反動派」。以5、60年代海峽兩岸那種「漢賊不兩立」的心態,也是難以理解的。不過這個謎除了金無怠本人之外,沒有人會真正清楚。 金無怠在和周謹予的婚姻生活中,也有多次不忠的表現,原因不明。其中有一次在他要出去會情婦被周阻止時竟企圖駕車撞倒她。幸好被鄰居看見而制止。雙方也因而差點離婚。一方面也許是他把這場婚姻當作政治婚姻,沒有感情基礎;而另一方面也表露作為間諜的冷酷心態,根本不把人命看成一回事。這也是最使人心寒的一件事。這也說明他不僅在政治上是兩面派,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要扮兩面派的角色。 對金無怠的這些「兩面派」的表現,在案發後周都能「既往不究」,為他奔走,勞民傷財,大約是「一夜夫妻百日恩」的癡情或「婦人之仁」的心態吧。金在獄中時兩人魚雁往還頻頻,金也大有悔過的表現。但如果金的確是蓄謀已久的自殺,而在事前毫無跡象,也不對妻子和家人有絲毫的交代,更可見此人的深不可測和對人性的冷漠。這也是充當間諜所必備的條件了。 在被捕後,金無怠也始終沒有交代他向中共具體提供了些甚麼情報,只承認他對尼克遜訪問北京和中美建交有功。天曉得30多年的間諜生涯就做這件事?因為他在韓戰期間就為中共提供過情報,在60年代也多次去香港接頭並領取報酬。這當然是無法使人相信的。不過,他能堅拒不交代,雖然當局也沒有施以酷刑,也還表現了他對殘暴不仁的共產黨政權的「忠貞不貳」。因此,雖然北京當局當時沒有認他是自己人,但後來在內部還是追認他作「烈士」,也以此挽回因為金無怠之死而受到影響的軍心。 最近涉及政治獻金案的鍾育翰也交代他是在香港和從事軍事情報工作的姬勝德見面並領取30萬美元的。可見香港一直是中共間諜活動的中心。而在金無怠案件發生後,中共卻出來否認說「我們同那個人沒有關係,美國方面的指控毫無根據」的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是現任駐美大使李肇星。現在就是由朱鎔基和江澤民否認從事在美國盜竊軍事機密的活動,除了刻意拍中共馬屁的人,又有誰相信? 為本書寫序的有好幾個人,其中兩個是陸鏗和羅孚,都和間諜有多少關係。陸鏗的夫人崔蓉芝的前夫是據稱是中、美、台三方線人的江南,後來在三藩市遭到殺身之禍。而作為中共老黨員的羅孚被中共騙回廣州逮捕,控以美國間諜罪判10年徒刑。後來大概發覺是冤案而在1年後放出軟禁,現居三藩市。這都是83年左右的事了。2、3年後才有金無怠的事。事隔10幾年,美國又是諜影幢幢。看來這是永遠的故事了。 /博讯 葉永烈為毛澤東拍“內片” 誤打誤撞入行捧百花獎
2008/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