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世界周報/对高岗落井下石的同志们(1)/唐闻生:中国开放源头始于1972年
發佈時間: 11/12/2008 1:08:05 AM 被閲覽數: 143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Tips: 如果播放不流暢,可點暫停鍵等待後台下載完畢後再觀看

文茜世界周報2008年11月09日 PART 5/9

 

对高岗落井下石的同志们(1)


2008/11/08 


对高岗落井下石的同志们(1)
施学虹/高饶反党联盟案是中共建国之后的第一起重大党内整肃事件。胡锦涛组织人力调查高岗案三年,2004年由时任中组部副部长赵洪祝正式对其家属承认“高岗同志对国家、对党做了许多贡献”,但是,对外仍然维持原定案结论。分析人士认为,高岗不能公开翻案,原因还在于“两个凡是”——以前有对毛泽东的“两个凡是”,后来又加上对邓小平的“两个凡是”。

而据新出版的《落井下石:重查高岗案》(明镜出版社)的作者之一陈大蒙介绍,高岗案为什么得不到公开的公正的评价?简单说,卡在邓小平和陈云。

毛泽东多次召高岗密谈

生于1905年的高岗是陕西横山人,中共陕北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中共党史上有“陕北救了中央”一说,指的是毛泽东等领导的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被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走投无路之际,得知刘志丹、高岗等人打出的这一片根据地,于是前往投奔,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日后才发展壮大,夺得天下。

  1949年9月筹备新政权,经毛泽东提名,高岗成为包括刘少奇、宋庆龄等在内的六位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最后一名,同时仍兼任东北党政军一把手。朝鲜战争爆发后,他主抓入朝参战的后勤供应,彭德怀后来说,抗美援朝能取得胜利,要归功于高大麻子(高岗)和洪大麻子(洪学智),还说北朝鲜奖给他的勋章,应该转给高岗。

  1953年,中共中央调各中央局负责人高岗、邓小平、习仲勋、邓子恢、饶漱石到中央机关任职,史称“五马进京,一马当先”,当先的“一马”即指高岗,他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但这段时间,毛泽东对刘少奇和周恩来日益不满,认为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的看法和推行的政策,跟不上趟;而周恩来与薄一波推行新税制,不请示党中央,却去请教资本家。

  毛泽东多次个别召见高岗密谈,又调整中央机构的格局和人事,让高岗担任与政务院平级的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从政务院划出八个重要部门归计委直接领导。

邓小平与陈云告密

  陈大蒙和刘史在《落井下石:重查高岗案》一书中指出,斯大林1953年死后,毛泽东表示,中央应分一线二线,他不想当主席了;高岗一来得知毛泽东对刘、周不满,自认为领受了最高旨意,二来他也企图挑战刘少奇的地位,取而代之,于是他分别拜会或约谈林彪、彭德怀、邓小平、陈云和各省市一些领导人,散布说中共党内有“红区党”“白区党”,刘少奇是“白区党”的代表,中共建国后“白区党”占了上风,中国“革命正统”的大权旁落,争取他们的支持。

  邓小平与陈云随后密报毛泽东,刘少奇与周恩来也感觉到高岗的活动威胁到他们的地位,从而酝酿反击,最后逼宫。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权衡利弊,决定对高岗翻脸。

  本来,高岗是秉承毛泽东旨意与刘少奇、周恩来抗衡,毛泽东最后自己抗不住刘、周压力,决定对高岗翻脸。

  自此风云突变。高岗再三求见毛泽东而不可得,中共中央专门为整垮高岗和饶漱石而举行七届四中全会,这是毛泽东在党中央确立领袖地位之后唯一一次没有出席的中央全会。会上揭发批判高岗有篡权野心,刘少奇主持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定》。

44人揭批,陈云令高岗气结

官方的记载说,朱德、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44人在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从不同角度对高岗、饶漱石的政治野心作了揭露,希望他们回头是岸,立地成佛。 

会后又举行高岗问题座谈会,由周恩来主持,继续揭批。这些人大都是东北和华东两个大区的在京干部和调京干部,中央各部同高岗、饶漱石有关的干部。周恩来受刘少奇的委托,在会上转告了刘少奇对高岗检讨的意见,并介绍了高岗进行分裂活动的有关事实。会上有43人作了发言,尤其是陈云发言中证明高岗向他活动要当党中央副主席一事,高岗甚为震惊。

李力群回忆说:“高岗这个人个性很强,但是座谈会上不准他讲话。安他那些罪名根本不是事实。像陈云讲的,‘你一个,我一个’,是毛主席说将来他到二线,是不是中央可以轮流值班。高岗回来就跟陈云商量,陈云问,可以你一个,我一个,林彪也可以算一个,陈云表示支持这个轮流,支持‘你一个,我一个’。结果,座谈会上不准高岗讲话,四中全会以后,只准他们揭发。陈云就起来说,‘你一个,我一个’是你说的。高岗说,你怎么能……你没有脸面,是你说的,怎么能说是我说的?”

高岗由于和陈云私下关系很好,对陈云非常尊重,称陈云为“陈圣人”。后来习仲勋说了一句话,说这个“圣人”把“人圣”(指高岗)给搞掉了。

  陈云后来为自己的告密行为辩护说:“我把高岗和我讲的话向党说出来,高岗可能觉得我不够朋友。但我讲出来,是党的原则,不讲出来,是哥老会的原则。”陈云所称的“党”,就是指毛泽东。

面对昨天还笑脸相迎、今天却横眉冷对的同袍战友,面对劈头盖脑而来的各种攻击、批判,高岗悲愤莫名,决定以死抗议。(《多维月刊》,未完待续)

 

毛泽东英语翻译唐闻生:

中国开放源头始于1972年


2008/11/10 


中新社记者 赖海隆

  毛泽东英语翻译唐闻生今天在此间表示,中国改革开放始于一九七八年,但中国开放源头应从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八日中美签署《上海公报》算起。

  刚刚出席过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行的同声传译与翻译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唐闻生,在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说了上述这番话。

  唐闻生说,新中国成立后,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都希望能够走出国门,广交天下朋友。但由于当时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封锁政策,令中国的对外交往受到了种种阻挠。直到六十年代后期,尼克松竞选总统时释放出了要与中国交往的善意,当时毛泽东敏锐地抓住了中美关系历史转折的契机,终于在尼克松上台后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美《上海公报》。从此,中国逐步向世界打开了大门。

  唐闻生谈到这段往事时由衷地赞叹道,当时中国的最高领导人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智慧。

  说到这里,唐闻生话锋一转,将话题回到她的翻译老本行。“要知道,当时送到毛主席案头上的海外讯息,其中有关尼克松的一些关于中国的言论,都是靠翻译准确地传达出来的,因此可以说,翻译在中美关系发展中功不可没。”现身为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的唐闻生自豪地说道。

  唐闻生当年因一口纯正的英语,万里挑一给毛泽东当英语翻译。唐明照(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曾向周总理夸赞女儿唐闻生:“小唐英语比汉语说得好”。据说,仅仅因为这一句话,招来了“崇洋媚外”的批判。

  在给毛泽东做翻译的十多年中,唐闻生白晰的脸庞,梳剪整齐的短发,一身灰蓝色的列宁装,几乎从来没有变化过。

  毛泽东在世时,唐闻生由翻译升至外交部美大司司长,年龄不过二十多岁。毛泽东谢世之后不久,唐闻生一度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

  此后,唐闻生在中国唯一的一家英文大报《中国日报》做副总编。一九八六年,唐闻生到铁道部外事局任局长,一九九九年又调任中国侨联副主席。

  眼前的唐闻生,一身藏蓝色西服套装,灰色高领羊绒衣映衬着花白的头发,仪态端庄高雅。从她从容不迫的谈吐中依稀还能见到当年的风采。

  唐闻生现在除了担任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外,还是中国侨联顾问、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

  作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唐闻生去年亲自率领由七十多名大陆大学生和部分教师组成的代表团访问台湾。“两岸学生文化的底蕴相同,互相感情很深,还共同谱写了一首曲子,很好听的。”唐闻生愉悦地回忆去年与对岸的大学师生进行亲密无间交流的情景。

  从中美关系转折的历史时刻,到今天海峡两岸日益广泛的交流,唐闻生似乎都没有缺席。

  对此,唐闻生谦虚地说:“我只是一个工作人员,做了像一颗锣丝钉这样的小事吧。”

 

 


上兩條同類新聞:
  • 李小龍父子傳奇:人生短暫而精彩 皆離奇死亡/鸽子,曼托凡尼乐队演奏
  • 肖邦《夜曲》/中共內殘禍起陝北“肅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