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站 内 搜 索 □
請輸入查詢的關鍵字:


標題查詢 内容查詢

一言九鼎     
三地風采     
四面楚歌     
五洲學興     
六庫全書     
七七鵲橋     
八方傳媒     
九命怪貓     
十萬貨急     

 
奧巴馬白宮之路/麥凱恩︰將門之後.../Just I Needed You Most
發佈時間: 11/14/2008 5:47:21 PM 被閲覽數: 112 次 來源: 邦泰
文字 〖 自動滾屏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件箱 :  bangtai.us@gmail.com
 
 
Just I Needed You Most - Dana Winner
来源: tyhongau 于 08-11-13
     
Just I Needed You Most - Dana Winner

MusicLink: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226637005.mp3


You packed in the morning
I stared out the window
And I struggled for something to say
You left in the rain without closing the door
I didn't stand in your way

Now I miss you more
Than I missed you before
And now where I'll find comfort, God knows
'Cause you left me
Just when I needed you most
Yes, you left me
Just when I needed you most

Now most every morning
I stare out the window
I think about where you might be
I've written you letters that I'd like to send
If you would just send one to me

'Cause I need you more
Than I needed before
And now where I'll find comfort, God knows
'Cause you left me
Just when I needed you most
Yes, you left me
Just when I needed you most

You packed in the morning
I stared out the window
And I struggled for something to say
You left in the rain without closing the door
I didn't stand in your way

Now I love you more
Than I loved you before
And now where I'll find comfort, God knows
'Cause you left me
Just when I needed you most
You left me
Just when I needed you most
Oh, you left me
Just when I needed you most

ty 2008/11/13
www.internet-artworks.com

   
 
 
奧巴馬白宮之路︰吸毒 泡妞
 
叛逆少年成長史(圖)
 
 
 
新世紀周刊


核心內容︰2008年11月5日正午,美國作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歷史上第一次,一個黑皮膚的人掌握了世界的權力之巔。而在僅僅12年前,他還只是一介平民;4年前,他的職務不過相當于中國一位普通的省人大代表。35歲才步入政壇的奧巴馬,沒有顯赫的身世背景,沒有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甚至也不曾從基層干起接受常年的培養和考驗,是什麼令他如此平步青雲?

“小混混”上哈佛,還是優秀畢業生

奧巴馬的全名是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1961年8月4日生于夏威夷州火奴魯魯。他的父親老貝拉克生于肯尼亞西部尼安薩省一個牧民家庭,母親雪莉‧安‧鄧納姆生于堪薩斯州的威奇托。對于童年記憶,奧巴馬在他1995年的回憶錄《父親的夢想》中寫道︰“我的父親與我身邊的人完全不同--他的皮膚像瀝青一樣黑,我的母親卻像牛奶一樣白。”

奧巴馬的母親安是在夏威夷大學的俄語班結識比她大11歲,當過放羊娃、並在家鄉早已娶過妻子的老貝拉克的。他們瞞著同學和朋友在毛伊島悄悄結婚,年僅18歲的安當時已經懷上奧巴馬3個月。兒子還不滿周歲,老貝拉克便拋妻別子赴哈佛攻讀經濟學博士。畢業後,他更是帶著另一名美國女人、第三任妻子露絲回國,當起了肯尼亞政府的經濟師。

奧巴馬大學時代

父親離開了,當教師的母親不久改嫁一名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外國學生羅羅‧甦托洛,並生下女兒瑪雅。奧巴馬6歲時,被母親和繼父帶到印尼。在雅加達的天主教小學里,奧巴馬尚不在乎同學的戲弄和“黑鬼”的綽號,他學會了吃豆腐和印尼豆豉,跟同學一起踢球、爬樹摘番石榴。他還學會了印尼語,並且自豪于他和妹妹所擁有的“小聯合國”家庭。

10歲時,奧巴馬再遭打擊--母親與繼父離婚,但留在印尼以繼續完成夏威夷大學人類學博士的田野調查論文,奧巴馬則被送回夏威夷,與外祖父母住在一起。奧巴馬的外公參加過二戰,退伍後成為家具推銷員。外婆瑪德琳如今已有80多歲,仍住在檀香山。她只念到高中,但極為能干,從秘書一直做到夏威夷銀行副總裁。瑪德琳為了補償外孫奧巴馬遭遇的不幸,把他送進火奴魯魯最好的大型私立學校普納荷。全校1200名學生中只有3名非洲裔,奧巴馬就是其中一個。他從5年級開始一直讀到12年級,並于1979年畢業。

在中學階段,開始明白世事的奧巴馬被混血身份困擾。為了找回自信,他吹噓說自己的父親是一個非洲國家的王子。而當他的生父有一天終于從非洲來夏威夷看他,並應邀來他的學校演講時,奧巴馬就坐在听演講的同學中間,他把頭埋得很深,覺得非常沒有面子。這是兩歲後的奧巴馬與其生父在1982年一次車禍中死亡之前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見面。

倍感失落的奧巴馬在夏威夷海灘和街頭游蕩、逃學,甚至吸食大麻和可卡因,以“將‘我是誰’的問題擠出腦袋”。放蕩不羈和英俊的奧巴馬在17歲時與一名美麗的女生墜入愛河,但他仍經常背著女友拈花惹草。高中畢業前的一個舞會上,他竟將已經交往了很久的女友甩掉,閃電般地與另一名只有15歲的白人女孩交往。當奧巴馬一天晚上摟著新女友出現在大家面前時,幾乎所有人都驚呆了。在這之後,興奮到極點的兩人直接前往酒店開房!可是沒過多久,這位尚未成年的女孩也一樣慘遭拋棄。“中學時候的我是每一個老師的噩夢,沒人知道該拿我怎麼辦。”奧巴馬在自傳中回憶道。

高中畢業後,奧巴馬先是在加州“西方學院”就讀兩年,之後轉學至位于紐約市的哥倫比亞大學,並在那里主修政治學,重點研究國際關系。在1983年取得文學士之後,奧巴馬在國際商務公司工作了一年。1985年,他搬到芝加哥,成為一名年薪僅1.3萬美元的社區組織者,負責與芝加哥教會合作搞慈善活動。其間他主導了一個非營利計劃,協助當地教堂為窮困的居民舉辦職業培訓,幫助失業的工人安頓生計。奧巴馬到現在都認為這是他“曾受到的最好訓練”,他後來還把這段時間定性為一種“尋根式”的精神覺醒,並在隨後加入牧師杰里邁亞‧賴特所在的三一聯合基督教會。

在芝加哥當義工3年後,奧巴馬進入哈佛大學法學院,並在畢業前一年當選全美最具權威的法學雜志《哈佛法學評論》104年歷史上首位非洲裔主編。這是人才濟濟的哈佛法學院所有1600名學生當中的最高榮譽,奧巴馬首次獲得了全國性的認可。1991年,奧巴馬在哈佛獲得了“極優等”法學博士的學位。但奧巴馬在讀哈佛法學院時,仍然殘留了一些早年桀驁不馴的作派。因為違章停車,他總共領到17張罰單,但他只肯付兩張。直到17年後準備競選總統的兩周前,他才決定把賬付清。

帶著哈佛光環回到芝加哥後,奧巴馬選擇了一家專門受理民權訴訟的律所工作,當了多年的“窮人代理人”,並于1992年與此前在另一家律所實習時認識的小他4歲的律師米歇爾結婚,生下兩女。米歇爾出身芝加哥的工人家庭,高中畢業後考入普林斯頓大學,後來又進入哈佛法學院,現在是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副主任。而從1993年至2004年,奧巴馬也在芝加哥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憲法學。換句話說,奧巴馬夫婦身上集合了普林斯頓等4所名校的光環,其精英化程度絲毫不輸于克林頓夫婦。

奧巴馬回到芝加哥後指導了一次選民登記活動,這直接導致該市19個非洲裔選區的選民登記人數第一次超過了19個主要白人選區,黑白選民人數比達到67.6萬比52.6萬。有50多萬在芝加哥的非洲裔1992年11月去投票,從而改變了芝加哥的選舉形勢。奧巴馬因此被當地雜志譽為“一顆政治新星”。

經過3年的法律實踐和民間行動,奧巴馬決定適時潛入選舉政治。為了制造賣點兼“洗掉”早年吸毒、濫交的污點,他精心炮制了一本回憶錄--《父親的夢想》。在書中,奧巴馬設計了一個老掉牙的“發現自我”的故事,結局就是主人公浪子回頭。奧巴馬曾對他朋友說過,他最喜歡的一句關于民權運動的話就是︰“背不起十字架,就戴不起皇冠。”他寫這本書,就是要給自己積累政治資本。

 

麥凱恩︰將門之後 執著白宮夢的政治家

 

 

1967年,越南醫生正在為麥凱恩檢查

麥凱恩生于美國控制的巴拿馬運河區域,父親和祖父皆曾擔任美國海軍的上將,麥凱恩在維吉尼亞州的亞歷山德里亞聖公會中學和安那波利斯的美國海軍學院接受教育。他接著擔任海軍的飛行員,在越戰執行戰斗任務,被俘並拘禁了長達五年半的時間,也使他成為全國知名人物。

獲釋回國後,麥凱恩在1982年當選亞利桑那州第一選區的眾議員,並在1986年當選參議員。他目前已經連任至第四屆參議員任期了。

麥凱恩在2000年的總統選舉中曾經角逐共和黨的提名,但被喬治‧沃克‧布什所擊敗。2007年2月28日宣布參加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

麥凱恩生于美國控制的巴拿馬運河區域一個名為“CocoSolo”的美國海軍基地。盡管生于美國境外,他的雙親皆為美國公民、並且在出生時皆已取得公民籍,這代表麥凱恩仍有資格參選總統。麥凱恩的父親和祖父皆為知名的美國海軍上將,當後來麥凱恩于越戰中被俘虜時,他的父親仍于越南戰區指揮軍隊。他的祖父曾在1945年二戰的沖繩島戰役中指揮海軍飛行隊。他的母親為蘿伯塔‧萊特(1912年生)。在1965年,麥凱恩與一名來自費城的女模特兒卡羅‧西普結婚,不過兩人後來在1980年4月2日離婚。

在從安那波利斯畢業後,麥凱恩先後前往位于佛羅里達州彭薩克拉(Pensacola)以及德州的柯柏斯克里斯提(CorpusChristi)的海軍飛行基地接受訓練,在柯柏斯克里斯提的一次練習飛行中麥凱恩的飛機發生意外墜落至柯柏斯克里斯提灣,但麥凱恩僥幸逃生只受到了輕傷。最後他終于畢業,並且進入海軍的輕型攻擊部隊。

麥凱恩在1967年7月29日又一次死里逃生。當時美國海軍的佛瑞斯塔號航空母艦(CV-59)正駛離越南海岸準備發起攻擊行動,一架停在甲板上的F-4幽靈式戰斗機]掛載的火箭突然意外發射,擊中了麥凱恩所駕駛、正準備起飛的A-4E天鷹式攻擊機。撞擊力量擊破了天鷹攻擊機的油箱,造成燃油開始泄漏,兩枚機載的炸彈也掉了下來。麥凱恩爬出了駕駛艙,跳離正在燃燒中的航空母艦甲板,緊接著就在意外發生的90秒後,掉落的炸彈在飛機底部爆炸。麥凱恩的腿部和胸部都被彈片擊中,但仍僥幸逃過一劫。爆炸和接踵而來的大火造成艦上134名水手罹難,62人受傷,摧毀了至少20架飛機,並差點造成航艦沉沒。

在佛瑞斯塔號事故後,麥凱恩加入了海軍VA-163“聖徒”飛行中隊,在1966年10月26日被分派至人手短缺的奧里斯卡尼號航空母艦(CV-34)。但在麥凱恩到達前不久,閃光彈走火造成航艦甲板起火,造成44人死亡,包括了24名飛行員在內。聖徒中隊是越戰中陣亡率最高的飛行中隊。

在1967年10月26日,麥凱恩駕駛的A-4天鷹式攻擊機被一枚北越的防空導彈擊落,墜毀在白竹湖(TrucBach)附近,在彈射出飛機時他還摔斷了雙臂和一條腿。在他逐漸恢復意識後,發現自己已被一大群越共包圍,不斷對他吐口水和踢踹,還扯掉了麥凱恩的飛行員服裝。他被北越士兵抓去拷問,拷問過程中還用刺刀戳擊他的左腳和鼠蹊部,他的肩膀也被步槍槍托所擊碎。接著麥凱恩被轉移至華盧監禁所(HoaLo)-也就是被美軍俘虜們戲稱為“河內希爾頓”的地方。

當麥凱恩抵達河內希爾頓後,他被監禁于一間小囚房里,並且每天都會被審訊。由于麥凱恩拒絕向北越提供任何的情報,他經常被拷打至失去意識為止。

當北越人發現麥凱恩的父親是美軍太平洋指揮總部(CINCPAC)的總指揮官-所有美軍在越南的部隊的指揮官時,北越人給了麥凱恩被釋放回國的機會,但他斷然拒絕了交換條件。

有一次在經過嚴厲而殘忍的拷打後,當麥凱恩的手臂已被打到抬不起來時,他被迫簽下一份由越南文寫成的反美宣傳文件。依據麥凱恩的說法,誤簽這份文件是他身為戰俘的數年里最感到後悔的一件事。不過在麥凱恩簽下文件後,北越人覺得這份文件不夠好而沒有使用,試著強迫他簽下第二份聲明,這次麥凱恩拒絕了。由于不斷拒絕北越的要求,麥凱恩每周固定都要被拷打兩到三次。

麥凱恩在北越當了五年半的戰俘,大多數時間都被拘禁于臭名昭彰的河內希爾頓,最後他終于在1973年被釋放。在被釋放後不久麥凱恩重新返回崗位,成為海軍VA-174“地獄剃刀”飛行中隊的指揮官︰一支駐扎在東海岸、配備A-7海盜式攻擊機的海軍訓練中隊。在1976年他成為美國海軍在參議院的聯絡官。他在1981年以上校的軍階自海軍退休。在他的軍事生涯中他總共取得一枚銀星獎章、一枚銅星獎章、一枚功勛勛章(LegionofMerit)、一枚紫心勛章、以及一枚飛行十字勛章(DistinguishedFlyingCross)。

麥凱恩是目前美國參議院里伍名越南老兵之一,另外有內布拉斯加州的共和黨議員查克‧哈格爾、以及麻薩諸塞州的民主黨議員約翰‧凱利等。

在1981年麥凱恩與辛蒂‧亨絲莉結婚,並且遷徙至亞利桑那州菲尼克斯。他在那里替岳父經營的百威啤酒代理分銷公司工作,在那里他也開始得到當地商業團體的政治支持。當亞利桑那州任職最久的共和黨眾議員約翰‧雅各‧羅德(JohnJacobRhodes)宣布退休時,麥凱恩宣布將角逐以共和黨籍參選1982年的眾議員選舉,最後成功當選。在1986年,順應共和黨參議員貝利‧高華德(BarryGoldwater)的退休,麥凱恩也成功在接下來的選舉中接替他的參議員職位。

 


上兩條同類新聞:
  • 【金陵十二钗图】古筝弹奏 - 葬花吟/民間研究:曹雪芹非紅樓第一作者 脂硯齋是臨朐人
  • 望乡/揭秘各國政要隱秘社交圈/奧巴馬夫人家族史/Remember The Name-视频